文学视域下的导游辞语言探析

文学视域下的导游辞语言探析

ID:10166143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6-12

文学视域下的导游辞语言探析_第1页
文学视域下的导游辞语言探析_第2页
文学视域下的导游辞语言探析_第3页
文学视域下的导游辞语言探析_第4页
文学视域下的导游辞语言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视域下的导游辞语言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学视域下的导游辞语言探析  摘要:我国古代山水文学作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化景物为情思,引领我们达到更高的境界。文学是一种记录方式,本文从古代诗词出发,对精练含蓄的语言与创作意境进行分析。诗词作品中描山绘水栩栩如生,以真实的游览见闻和感受为题材,也是最贴切的导游辞载体。关键词:山水诗词导游辞唐宋诗词古代文学引言文学中的意境是文学创作中抒情理论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意”指的是“主观情感”,“境”指的是“客观事物”。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形象地道出了文学中的“意境”是作者将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相交融

2、而形成的能感发心灵,具有深层意蕴和韵味的文学境界。简而言之,意境就是触景生情,融情于景,内情与外景完美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境界。我国古代山水诗文、楹联、题刻等的文学意境,首先表现在对景物的揭示和感情的表达上,也表现在作家对观赏景观的视角的选择上,或二者兼而有之。古代山水文学作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化景物为情思,化平淡为神奇,引领游人达到情景互融的境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旅游将文人引向山水胜境,7而文人们留给我们的浩繁山水文学作品又引领着历代读者回归自然,寻求山水之乐。对于现代而言,古代山水文学栩栩如生,是

3、一种最好的景观载体,也是最亲切、最得力的导游辞。一、古代山水文学中的导游辞语言分析我国的山水文学中具备楹联的共同特征,写成后通常是粘贴、镌刻或悬挂在壁间柱上,同时它又出现在一些亭台楼阁中,其内容能对某一景区的全体或局部进行描写、概括,给予旅游者以人文的熏染,进而增添游览地的诗情画意。如桂林龙隐洞联:龙从何处飞来?看秀峰对峙,漓水前横,终当际会风云,破浪不尝居此地隐是伊谁偕汝?喜旁倚月牙,下临象鼻,莫便奔腾湖海,幽栖聊为寄闲身本联用嵌字格,在联首将洞名“龙隐”二字嵌入,然后用问句提起,巧妙地将独秀峰、漓江

4、、月牙山、象鼻山这几处比邻的名胜组织入联。上联在“龙”字上做文章,因为人们心目中龙总是乘风破浪的灵物。下联从“隐”字上下功夫,写出了龙的另一种精神:暂且以屈求伸。仅用五十六字,就勾画了一条蛰龙的精神风貌,既符合我们的民族特点,又使游人于恍惚间感觉到字里行间洋溢着飞动蓬勃之气,耐人寻味,发人深思。7而优游于北京泉山卧佛寺,其楹联却是令人忍俊不禁,回味无穷。还不起来么?此等功夫,怕是懒人都借口何妨睡着了?这般时代,倘成好梦亦欢心一声断喝,充满嬉情,读来妙趣横生,然大佛卧得得意,睡得朦胧,哪里闻得凡间人语。这

5、个对联虽仅是只字片语,但当人们驻足黄山的玉屏楼,正为眼前那云海缥缈、山石耸翠的奇观惊叹不已时,忽然间看到了刻在石壁上的点睛文字,此时此刻,游客精神不觉为之一振,禁不住浮想连翩,意欲作出满意的答复;却又无以言表或言而不尽,于是再次把目光深深投入到眼前的奇山异石,陶然其中。在五岳之首的泰山,这样的摩崖石刻,大大小小,参差错落更是随处可见,有标明地名的,如瞻鲁台;有颂泰山高大者,如泰山岩岩、登峰造极;有概括景色者,如月色乐声、松壑云深;有抒发游人逸兴者,如一尘不染,万境皆空。既可将动观静观相结合,又可从文字中

6、获得教益。这种诗词精练且富于文学和审美性,能恰到好处地起着引导我们观赏山水的功用。二、山水文学作品的创作意境分析7古人云:“修辞立其诚”,其中的“诚”即指真情实感。修辞是形式,情感是内容,创作只有建立在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才能传真情达真意。文学修辞使用讲究“题旨情境”,在描述风物美景时,抓住景物特征,选择合适的文学修辞,准确、生动地描景状物、表情达意,才能融入情景交融的意境,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花卉树木秋谢春荣,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我国历代文人正是在这大自然的实景中,超越了感性认识和感官快适,唤起了更

7、高更深的审美愉悦,静中见得天机玄妙,并把这种最高层次的美感诉诸文学表达。文学把描写内容之“实”与营造意境之“虚”巧妙结合,在人与自然、主观之意与客观之情、无形之境与有形之景的和谐统一中塑造完美的意境,创造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引领人们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至高审美境界。柳宗元在《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一文中曾如此细致入微地描写潭鱼,可看作是这一境界的意境象征: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7作者只写游鱼,不写水清,使用以实写虚,计白当

8、黑的手法,使画面显得更加空灵。虚者更虚,实者更实,充满生机与活力,洋溢着一种动人心弦的情趣,勾画出人生的曼妙境界,将一般旅游者眼中所视的极其普通的潭鱼,描绘得如此玲珑飘逸,美不胜收,令人心醉神迷,顿生追羡之意。这种美感,不仅是在感性基础上的感官快适,也不仅是在理解基础上的心思意向的享受,而且是一种在崇高感的基础上寻求超越与无限的审美境界。山水文学作品中的这种“景生情”“情生景”“情者,景之情”“景者,情之景”(明末清初王夫之《姜斋诗话》)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