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生班级自主管理的基本条件

浅谈中职生班级自主管理的基本条件

ID:10168340

大小:3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6-12

浅谈中职生班级自主管理的基本条件_第1页
浅谈中职生班级自主管理的基本条件_第2页
浅谈中职生班级自主管理的基本条件_第3页
浅谈中职生班级自主管理的基本条件_第4页
浅谈中职生班级自主管理的基本条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职生班级自主管理的基本条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职生班级自主管理的基本条件  摘要:一个学校具有开放管理环境是进行学生自主管理的首要条件,也是最基本的条件。进行学生的自主管理,最核心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和责任感;必须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使学生具有自主管理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要成立学生自主管理机构,还要建立引导、监督、评价与反馈机制。关键词:中职生;班级管理;自主管理;基本条件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8-0041-04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实行学生的自主管理,是中国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鉴于此,笔者从自身

2、教育管理实践并结合他人的经验,谈谈在中职学校进行班级自主管理的基本条件。学校开放的管理环境班级的自主管理为什么要谈学校呢?因为班级仅仅是一个最基层的管理单位,并没有管理权限。学校进行学生管理,总是要求统一的制度和办法,很少使用分类应对的制度和办法。所以,学校的开放管理环境是进行“学生自主管理”的首要条件,也是最基本的条件。自主管理意识13在对中职生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三个班级112人的问卷调查中,在针对“导致自己成绩不理想的主要问题”的选项中,有104人选择了“自主性不足”,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92.86%,所以中职生的主要问题

3、是“自主性不足”。不过,自主性并不能代表能力,中职生可能由于习惯的原因,学习能力相对来说较弱一些,但生活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人际关系相处能力等还是比较高的。因此,对中职生也要辩证地看,不能以学习成绩不好便否定一切。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每个人都有低层次需求和高层次需求,低层次需求虽然能够保证人的生存和成长,但是高层次需求更能促进人在成长过程的健康性和幸福感,像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是高层次的需求。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

4、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后来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都反复提到了“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可见,对于学生的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这是人们的共识。13没有真正的自主意识,就没有真正的自我管理能力,就没有合格的生存个体和社会建设人才。在对学生的培养中,最重要的是自主意识的培养,没有自主意

5、识的独立就没有人格的独立,一切便无从谈起。在中职生中,最缺乏的、最需要培养的就是自主意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呢?除了老师的鼓励、训练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实践体验。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和内心的洗涤,学生才能真正意识到自主意识的重要。所以,把每一位学生都放到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践中来,让学生在班级这个集体中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以解决班级中的每一个问题,真正以自己的能力促进班级的进步和个人的成长。一个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干、都不敢干的个人和集体是没有任何希望的。这也不是教育的目的。所以,作为教育者,只有按照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的要求脚踏实地地去

6、做,才能说尽到了职责。要进行高效的学生管理,特别是对中职生来说,最好的管理方法莫过于学生自主管理。只有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才能促进班级整体进步,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所以,班级的自主管理实际上是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做好长期应战的准备。较高的集体精神和责任感13教育的责任在于促进学生个人的成长,而班级管理则更多地是为了促进集体的进步与学生协作能力的提高。所以,进行学生的自主管理,最核心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和责任感。学生缺乏集体精神,各行其是,不仅不能进步,而且还有可能退步。所以,教育者要让学生明

7、白:个人的能力不能代表集体的能力,集体的能力并不是个人能力的简单相加;个人的进步不能代表集体的进步,集体的进步也不是个人进步的无限累积。个人的能力和价值只有放在集体中,才能释放出耀眼的光芒。学生是可塑群体,其集体精神是可以培养的。进行班级的自主管理,集体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得需要培养,需要教师付出心血。学生有了集体精神,只能说解决了“想不想干”、“愿不愿干”的问题,那么能不能干好呢?这就是责任感的问题。所以,必须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学生只有愿意承担责任,并把责任看作是自己人生进步的检验尺度,他们才可能认真对待,才能激发身体内的潜能,

8、才能全力以赴,完成任务,并最终提升自己、成就他人、促进整体。这是多赢的局面,是人生理智的选择。目标牵引13你想要你的班级达到一个什么状态?不少班主任说:“我的班级能够达到稳定、不出事就很好了。”所谓“稳定”,可能是指上课的时候学生能够认真听讲,能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