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杂交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应用杂交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ID:10175706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2

应用杂交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_第1页
应用杂交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_第2页
应用杂交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_第3页
应用杂交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_第4页
应用杂交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杂交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应用杂交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摘要:目的探讨杂交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采用杂交技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7例。结果17例患者均成功行LIMA与LAD吻合,共植入支架35枚。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生死亡、卒中、出血、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22.3d。结论杂交技术对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关键词:杂交技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临床疗效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是冠心病治疗的难题,单纯靠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或心导管介入治疗(PCI)均存在缺陷。近年来

2、,随着微创手术和PCI的发展,临床医师开始探索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逐渐孕育出CABG与PCI的杂交技术。具体是指是临床医师结合微创冠脉旁路移植术(MIDCAB)和PCI术,对前降支实施CABG术,对其旋支和右冠病变实施PCI术。其优点是避免了创伤较大的传统CABG术,同时也能对冠状动脉主要分支进行血运重建。我科从2011年开始采用杂交技术(先行MIDCAB术,再行PCI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我医院采用杂交技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7例,其中男13例,女4例,平均年龄68.

3、5岁。入选标准:①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左前降支(LAD)为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或为严重钙化、扭曲病变,无法行介入治疗;②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其中合并有左主干病变;③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由于合并有高龄、左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无法接受传统的CABG手术治疗患者。1.2方法CABG手术方法:身麻醉下双腔气管内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左侧肢体抬高45°。常规方法取LIMA,静脉注射肝素(剂量:1.0~1.5mg/kg),监测凝血酶激活时间在200~300s。悬吊心包,显露LAD,裁剪LIMA。血管固定器固定LAD,切开冠状动脉,使用冠状动脉分流管和二氧化

4、碳冲雾装置保证手术视野无血,完成LIMA与LAD的吻合。PCI手术过程:在CABG术后1w后,在心导管室由心血管医师经桡动脉或股动脉途径行PCI术,根据病变特征选择指引导管类型、导丝种类、支架种类等。2结果517例患者均成功行LIMA与LAD吻合,共植入支架35枚,平均每例心肌血管化2.1支。术后有3例患者发生心房颤动,予静脉使用胺碘酮后转为窦性心律,2例发生胸腔积液,予胸腔放置引流管对症处理后好转。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生死亡、卒中、出血、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平均住院天数22.3d。所有患者随访1年,未见心肌梗死、卒中、死亡等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5、。1例患者心绞痛反复发作,药物控制效果欠佳,复查造影证实为支架内再狭窄,再次给予PCI术后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3讨论CABG和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主要的两种方法,但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PCI存在发生支架内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等问题,其中部分患者需再次行血运重建术,尤其是对于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其远期效果要劣于CABG。Van等[1]研究人员报道的研究显示,对于多支病变患者,接受CABG术的患者8年随访生存率高于接受PCI治疗的患者,且行再次血运重建的概率低。2007年的一项研究[2]对冠脉多支病变患者进行了长达5年的随访,结果同样显示CA

6、BG要优于PCI手术。杂交手术最早在1996年提出,并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5,对一些不能耐受体外循环或高风险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阜外医院的胡盛寿等[3]于1999年率先在国内开展冠脉多支病变的杂交手术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MIDCAB术,因切口较小,且不需要体外循环,可以有效的避免传统CABG术的许多缺点,但此术式仅局限于前降支或对角支的血运重建,对存在于右冠和旋支的病变难以达到手术要求。近些年来随着药物洗脱支架的广泛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对右冠和旋支的血运重建远期预后优于单纯用静脉桥血管的CABG术。因此药物洗脱支架成为MID

7、CAB治疗冠脉三支病变的有益补充。杂交手术正是将两者有机结合,以最小的创伤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总之,我们的研究显示对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杂交技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达到手术创伤较少、并发症较少的结果,但其远期疗效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参考文献:[1]VanDomburgRT,TakkenbergJJ,NoordzijLJ,etalLateoutcomeafterstentingorcoronaryarterybypasssurgeryforthetreatmentofmultivesseldisease:asinglecentermatche

8、d-propensitycontrolledcohortstudy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