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教案

ID:10184852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2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教案_第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教案_第2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教案_第3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教案_第4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三民主义的背景、基本内容、发展变化及对推动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2)通过新旧三民主义比较,知道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制作孙中山的大事年表,加强对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的了解。(2)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孙中山的历史题材影片,并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情境,丰富与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孙中山为了拯救中华民族进行不懈斗争的过程中,学习他的坚强不屈、愈挫愈勇的斗争精神以及爱国精神。重点与难点重点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及其影响。难点旧三民主义到

2、新三民主义的发展及其两者的比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天,孙中山是海峡两岸都尊敬的人,在台湾他是中华民国的国父,在大陆他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每年的重大节日(如“五一”、“十一”等),他的巨幅画像都要树立在天安门广场。甚至不少远离政治、厌恶政治的人也认为在政治家中只有孙中山是高尚的。孙中山诚然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人,但没有任何一个人像他那样提出了如此富有概括力、如此有远见的学说。他顺应世界潮流,从中国自身的实际出发,从民族、政治、社会各个层面提出他的三民主义,不知激荡了多少青年的热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评

3、价三民丰义?新课学习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1.背景:近代以来各种救国主张的不成功鸦片战争以来先进中国人救国的探索主张及其实践的结局如何?(1)历史:鸦片战争之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亡国灭种的社会危机,许多仁人志士救国方案(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的碰壁与幻灭。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但他们都不主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统治,而封建统治的腐朽是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源,因此,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社会实践都以失败而告终。(2)主观:孙中山上

4、书的碰壁加速了其立场的转变——“和平之法,无可复施”,由改良转向革命。(3)经济、阶级: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4)思想:20世纪初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在中国宣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5)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2.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提出,受哪些思想因素的影响?流亡海外期间,孙中山考察西方社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他把民族、民权和民生主义等同于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

5、类比成美国的“民有、民治、民享”。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中最富特色、最具创意的部分,其思想内涵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启迪。他曾经把民生主义归结为“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并对“天下为公”十分赞赏,把“大同”视作自己的“理想王国”。二、三民主义1.同盟会的成立1894年,孙中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最早方案。1895年,兴中会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起义未发动就被镇压。孙中山流亡海外,后经日本去欧美进

6、行考察。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各党派团体,创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上,孙中山首次提出了三民主义。2.旧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者的关系是什么?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前提)。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核心)。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民生主义:平均地权(保障)。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3.局限性——不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1)三民主义没有

7、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在革命派看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由于中国的积弱,只要推翻清政府使中国振作起来,帝国主义各国就会与中国平等待,并且可能会赞助中国革命,甚至幻想以承认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和特权,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不能不说是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2)对汉族地主阶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民权主义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但它的矛头主要指向皇帝和封建贵族,并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反而对汉族地主阶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就为汉族的旧官僚、地主、军阀

8、混入革命阵营以可乘之机。(3)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的纲领,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是他设计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这一方案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它不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斗争自然也就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4.旧三民主义的理论及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