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差生的精神需要

谈差生的精神需要

ID:10201984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6-12

谈差生的精神需要_第1页
谈差生的精神需要_第2页
谈差生的精神需要_第3页
资源描述:

《谈差生的精神需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谈差生的精神需要 柳斌曾经指出:“学校要十分重视对差生的转化工作,转化一个差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光荣、有价值”。转化差生是一个非常艰难非常细致而又非常特殊的工作。要使一个差生转化,就要和他交朋友,了解他的精神需要,还要为他创造条件,满足他的合理的精神需要。但是,由于有些教育者缺乏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差生,他们往往把差生看成是不可雕的朽木。差生中确有个别难教育者,但就差生整体而言,他们还是可以教育的,也是可以转化的。为什么这样说呢?理由有三:一是他们还年轻,身心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有很大的可塑性。二是

2、他们成为差生不是先天注定的,而是由于他们的家庭、所处的环境或其他种种复杂的料想不到的原因再加上对自己要求不严所形成的。三是他们并不甘心永远落后下去,仍然有变好的愿望,甚至有的还想出人头地,他们身上也有闪光之处。教育者应针对差生精神上的需要,做好疏导工作。那么,差生有哪些精神需要呢?一、差生有很强的进取心。进取心,是指一个人努力向前、力图有所作为的一种心理趋向。人都是有进取心的,好学生是这样,差生也不例外。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差生干了一些“坏”事,比如拒绝教育、顶撞老师、不履行自己的诺言、学习成绩持续下降等等

3、,这就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假象——他们“不思进取”,或者是“出了窑的砖,定型了”。其实,如果你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他们也是有进取心的,只不过他们的进取心,时常是以被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罢了,有的是由于外部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的进取心没有表现的机会。工作中,我遇到了发生在同一个学生身上的两件事:一次刚开学,学校组织全体师生清除杂草,打扫校园卫生。下午收工后,我在察看各班打扫卫生的情况时发现,有一个学生还没有走,仍在认真地清理一堆垃圾。还有一次,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这个学生同几个学生一起自发地在班里(也有外班

4、学生参加)组织了一次文艺晚会。晚会上,没有老师在场,他组织得不错。这两件事引起了我的思索。后来我和班主任交谈时,才知道这个学生是个差生。班主任说,打扫校园卫生那天,这个学生来得早,并且带了3件工具。从这些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反映出了他的心理活动:他想用他棒棒的身体表现一下“在劳动中我不比别人差”,用组织文艺晚会表现一下“我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看来他要用这些细小的行动来改变人们对他的看法。于是我和班主任商量,抓住这个机会,促促他。班主任根据他的特点,给了他个劳动委员的职务,他很愉快地接受了。从此,他

5、不但在劳动中带头干,认真组织,而且在其他方面逐渐对自己要求严了起来,学习也慢慢有了进步,两年以后,以475分的成绩考取了大学。二、差生比好学生更珍惜自己的荣誉。自尊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的荣誉是他的行为和劳动的社会效果的反映和评价。平常人们只要一提起差生,就觉得他们好像没皮的树没脸的人,无可救药了。其实当你深入地接触他们之后,就不难发现他们的荣誉感并没有泯灭,他们也希望得到荣誉。那么,他们为什么对于自己的错误“抱着葫芦不开瓢呢”?这是因为有时当他们冷静下来的时候,也会觉得由于自己有这样那样的“劣”迹而感到内疚,有

6、心“割尾巴”,但又有重重顾虑,比如怕别人不相信自己能改正错误,怕那样做会丢掉面子,还有羞耻心等等。他们的羞耻心往往是与自尊心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如果连一点羞耻之心都没有了,那就更难办了。只要他还有羞耻之心,那就有利于促使其自觉改正错误。对于差生进行教育时应该做到:知“羞”而休,知耻而止,给他留点面子,帮他下台阶,这样有利于他思想上向好的方面转化。有个学生,家庭条件困难,靠家里卖粮食供他上学。一次,他一个人在教室,因嘴馋吃了另一个学生的点心、水果,老师找他谈话还没有说一句话,他就失声痛哭起来。这时,老师不让他讲了。

7、随后,老师组织学生捐钱捐粮帮助他。这个学生考上大学后对老师说:“我永远不忘记你对我的帮助教育”。差生在“受表扬”、“获荣誉”方面总是处于饥饿的状态。我们应该在这方面“供应”他们。有一次,镇里开劳模会,一个毕业回乡的学生出席了。一位老师见到了,说:“嗬,你也带上大红花了!”那个学生回答:“我在学校是不吃香的,回到村里地能当劳模”。我从这句炫耀、自豪而又带刺的话里,似乎受到了启发:人都有荣誉感和自尊心。我们作为教育者对于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我遇到过这样一个差生,在一次市里举办的乒乓球比赛中,他拼全力为本校争得了宝贵的

8、1分,使学校赢得了冠军。我们组织师生夹道欢迎,并让他戴上大红花,摄影留念,让他上台作报告。他激动不已。后来他推心置腹地对班主任说:“过去我总认为别人看不起我,逐渐使我和老师和学校产生了对立的情绪。现在我认识到不是别人看不起自己,主要是自己做得不好。只要真正做好了,老师和同学们还是欢迎的”。我曾在一所差生比例较大的学校,实行过“突出进步奖”。对差生像评三好学生那样评出进步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