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单元习题课的有效教学

浅谈初中物理单元习题课的有效教学

ID:10218627

大小:27.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6-12

浅谈初中物理单元习题课的有效教学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物理单元习题课的有效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物理单元习题课的有效教学摘要:习题课教学是物理复习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物理单元习题课,应从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复习巩固基础知识;二是通过多题一解提练物理方法;三是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关键词:选择习题搭建平台多维引导物理习题课可以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因此,提高习题课教学的效率具有重大意义。但课堂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怎样使物理单元习题课教学成为生动有趣的高效课堂

2、,这是我们值得探讨的课题。我认为初中物理单元习题课的有效教学应该从下面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一、选择合适的习题,复习巩固基础知识。要提高单元习题课的有效性,首先老师应该明确单元中每节知识的教学目标,认真研究习题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其次老师应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作调查研究,比如通过批改作业、小测等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再次,要考虑学生在这一节课应巩固哪些知识,拓展哪些知识,怎样教会学生求解物理问题,提升学生能力应达到怎样的程度等等。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合适的习题。5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抓好基础知

3、识的巩固,如果放松了基本训练,不熟练地掌握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一味追求综合题、难题,无异于舍本逐末,追求空中楼阁,常常会事倍功半。为巩固基础知识,可通过列表、提纲等形式让学生填空,使他们重温和思考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要指出并分析在学生近期作业中发现的一般性错误和缺点,引导他们走出误区。如学生作业中常出现“05kg=5N”和“1m3=1000kg”等错误表达,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出错的地方并能及时改正。又如学生在解“液面升降”问题时,常常凭感觉去选择答案,不善于应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4、可选择相应的习题,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寻求解题钥匙。例1:如下图甲乙所示,空心小木盒分别放入和吊上相同的铜块,然后把它们放入水中,判断它们水面的高低。教师在课堂上作为一名引导者,怎样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架起一座桥梁?我想在教学中,老师可把解题的步骤换成一个个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设问:小木盒和铜块看成一个整体,它们在水中的状态怎样?受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的关系和大小怎样表达等。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使问题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迎刃而解。这样,学生尝试到应用所学知识解题的快乐,调动了课堂学习的气氛,

5、又能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习惯。5可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习题,能解决学生的疑问,又能巩固所学的知识,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二、搭建解题平台,实现物理方法的提练。习题课是以习题为载体,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要学的有关知识。就解题本身而言,教师要像庖丁解牛一般,把题目中所涉及的知识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部分,为学生搭建好解题的平台。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去思考,最后实现突破。《电学》中,电路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如下图示:好些学生对电路图看不懂,更谈不上根据电路图去求解物理问题。所以在教学中老师

6、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电流分析法去画等效电路,如上图等效为:若电路中出现电流表或电压表时,我们可把电流表看成一根导线,电压表看成断路。这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判断电路的常用方法。在教学中应坚持“由浅入深,化难为易”的原则,力求让学生能够深入浅出。又如判断电压表测量哪部分电路的电压,对初学者是一个难点,如何指导学生掌握方法,现以下图说明之。5在分析电路时,可将用电器或电表的接线柱沿导线(含开关)随意移动,但移动过程中不能越过用电器或电源。否则就改变了原电路。上图中,电压表接在L1左端的接点沿导线开关可最终

7、移至L2右端。等效电路为:此时学生便容易看出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分析时要注意向学生强调不能将电压表接在L2左端的接点移至L1右端,因为这样越过了电源。总之,为学生搭建解题平台,既实现物理方法的提练,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既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多维度引导,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物理习题课教学,若能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则其知识与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深化和提高。例如2:如图1是一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0℃的水,水面上漂浮着一块冰,当温

8、度上升冰完全熔化后,水面是上升、下降,还是不变?5这道题涉及的物理知识点较多,是一道综合性的经典习题。学完《浮力》知识后,可引导学生比较冰块完全熔化为水的体积与冰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关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感受到学有所用的乐趣。当学生洋溢着“我会了”的快乐之时,不妨向他们说还有另外方法解题,让我们来试试吧。此时把提纲式的问题展示给学生,引导他们讨论,再由学生代表来得出结论。最后老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不变,冰与水的总质量不变,冰熔化后,容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