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ID:10224283

大小:239.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6-12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二〇一三年四月2目录一、需求论证1(一)产业背景与社会需求1(二)专业定位2(三)专业现状2(四)存在的问题2二、建设目标3(一)创建具有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3(二)构建适应能力发展需要的多元化教学模式3(三)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4(四)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4三、建设思路4(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4(二)教学模式改革5(三)师资队伍建设5(四)校企合作5四、建设内容5(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二)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创新教育内容

2、8(三)信息化建设11(四)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高效教学模式13(五)教师队伍建设16(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22五、保障措施29(一)组织保障29(二)机制保障30(三)过程保障31(四)经费保障312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一、需求论证(一)产业背景与社会需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中国是人口大国,农业问题关系着社会安定的基础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

3、较脆弱。人均耕地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均较低,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大,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差,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从业人员素质差,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7.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5%。在我国农业增长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已达到80%,我国的农业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高唐县是一个农业大县,高唐县版图面积960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93万亩,辖9镇、

4、3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88个行政村(社区),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万,占总人口数的78%。高唐县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近年来,各种农作物产量逐年增加,2012年高唐县被评为“山东省粮食生产先进县”2。相应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得到蓬勃发展。但是高唐县农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第一,农技队伍存在青黄不接、技术指导推广不力等问题,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严重制约着高唐农业的发展;第二,务农队伍年龄老化、文化水平低、信息不灵,导致盲目引种、滥用化肥农药、管理落后等问题较为普遍,而随着集约化

5、、标准化、无公害生产的发展和新品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生产者的劳动素质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农民迫切需要得到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因此急需要提高农民经营者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管理的技能,让更多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我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对高唐县农业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学校不仅承担着为我县培养农业技术人员、农业企业管理人员的重任,还肩负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历史重托。(二)专业定位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现代农业生产、服务

6、、技术一线工作的新型农民和技能型工人,提高从业人员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对象主要面向农业生产第一线,农业生产和技术推广部门,各种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及合作社的现代农艺岗位群,就业岗位主要是从事特色种植、作物栽培、病虫草害防治、农业推广服务和生产经营等工作。(三)专业现状学校的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高唐县农业技术中学”,建校之初就设立了农学及畜牧专业,1987年5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为“高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99年1月经县委、县政府批准改为“高唐县职业教育中心”。2009年我校把以前开设的农学、种植专业统一

7、规范为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四)存在的问题21.学生培养模式陈旧,还停留在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阶段,校企合作缺乏丰富内涵,课程设置没有把实习实训摆在突出的位置,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基本能力的提高,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改革的力度不够。2.在师资方面,该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进一步加强,需进一步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市场对接能力,该专业缺乏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专业课教师实践技能较差,不能满足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发展的需要。3.试验实训室(基地)的数量和设备先进性和行业企

8、业新技术尚有一定的差距,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4.在专业内学生评价体系还不完善,仍然沿用传统的考试方式,由专业部独立实施,还没有和企业良性互动。二、建设目标(一)创建具有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具有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特色的、以“三段递进式”及“田间课堂”培养模式为主体的多元化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