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桩基施工技术总结

桥梁桩基施工技术总结

ID:10237561

大小:280.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6-12

桥梁桩基施工技术总结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桥梁桩基施工技术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10国道川口至耀州改扩建工程LJ-2标桥梁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铁航空港一公司210国道川口至耀州公路改扩建工程LJ-2标项目经理部2013年5月22日-18-挖孔桩专线施工方案一、概述1.1、工程概况本标段为LJ-2标,起讫桩号K1+730~K3+510,路线长1.78km,主要工程量为大桥右半幅1263.5m/3座:傅家咀2#大桥为16×16m先简支后连续空心板梁,桩基直径¢1.2m4根、¢1.3m30根;傅家咀3#桥为7×16m先简支后连续空心板梁,桩基直径¢1.2m4根、¢1.3m8根、¢1.4m

2、4根;二道桥大桥为44×20m先简支后连续箱梁,桩基直径¢1.3m64根、¢1.4m26根,人行天桥64.84m/1座为4×16预应力空心板梁,桩基直径为¢1.2m、¢1.3m5根,桩长按端承桩设计,河流无通航要求。1.2、工程地质情况本标段桥梁为河谷地貌,主要为河床、河漫滩及一、二级阶地,属河流侵蚀堆积地貌。地形相对开阔、平坦,河谷内发育漆河水、沮河水及其支流,海拔高度介于1000~1670m之间,河床覆盖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2a1+pl)粉质黏土、中粗砂、卵砾石及漂石等。桥位区地层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根据岩土体的分布特

3、征、成因类型及物理力学性质等,将其分为3个工程地质层,5个工程地质亚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①2杂填土(Q4ml):黄褐色,稍密,稍湿,主为回填黄土,含有煤、碎石、砾石及灰岩块,大小直径不等。该层分布于两边桥台位置。厚度0.6~2.8米。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110kpa,摩擦力标准值40kpa。①卵石土(Q4al-pl):浅黄、浅褐色,灰褐色等,稍密,稍湿,砂砾含量60%~70%,松散泥质充填,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260kpa,摩擦力标准值160kpa。⑤2强风化灰岩(Q1+2):青灰色,强风化,岩芯成碎块状。钻孔揭露厚度

4、0.3~0.8m,在k3+335钻孔揭露该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1000kpa,摩擦力标准值160kpa。⑤3弱风化灰岩(Q1+2):青灰色,弱风化,隐晶质胶结,岩质坚硬,裂隙发育,岩样呈柱状夹碎块状。在k3+335钻孔揭露该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1800kpa,摩擦力标准值qik=170kpa。⑤微风化灰岩(Q1+2):青灰色,微风化,隐晶质胶结,岩质坚硬,裂隙发育,岩样呈柱状夹碎块状。在k3+335钻孔揭露该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2200kpa,摩擦力标准值qik=180kpa。二、编制依据-18-(1)《公路桥

5、涵施工技术规范》(JTC/TF50-2011);(2)210国道川口至耀州公路改扩建工程两阶段施工设计图;(3)《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⑷、210国道川口至耀州改扩建工程LJ-2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三、施工组织安排3.1、工期安排根据施工方案、劳力和设备安排情况,对本工程进度阶段控制目标安排如下:2013年5月1日开工,2013年8月31日完工。3.2、劳动力配置计划本工程共需要挖孔技术工30人,钢筋加工6人,灌注4人,共计40人。3.3、主要机具设备计划序号机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空压机3立方台82风钻个153柴油发

6、电机150KW台14电焊机BX200台15钢筋弯曲机台1钢筋切断机Φ30台16钢筋调直机台17汽车吊25台18装载机ZL50台19提升设备套15四、施工方案挖孔采用人工(白天)轮班制连续作业,卷扬机配井架提升出碴。松软土层采用人工挖掘;风化岩层采用风镐挖掘;弱风化岩层和较硬岩层采用浅孔松动爆破,电雷管引爆。护壁砼强度为C25,每掘进循环设计高度安全地质为1~1.3m,遇淤泥、流砂则采用0.3~0.5m。护壁支护必须挖一节浇筑一节,孔口处应设置高出地面不小于300mm护壁。主要施工流程如下:-18-施工流程图浇筑第二节护壁砼

7、继续下一循环施工挖至孔底后检查持力层进行地质确认检查成孔质量浇筑桩身砼吊放钢筋笼平整场地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支模浇筑第一节砼护壁挖第二节桩孔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第一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安装活动井盖安装垂直提升装置安活底吊斗安装排水、通风及照明设施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线轴线-18-4.1挖孔施工4.1.1、施工放样依施工图,计算出每个墩台桩基的桩心坐标,经复核无误后按大桥导线控制网放样各桩中心位置,并采用交汇法设置护桩,以便及时恢复中桩。埋深不小于30cm,且位置合适,不受施工扰动。在已夯平的桩位

8、处,按设计锁口内外直径画圆,此圆即挖孔桩锁口、孔径轮廓。4.1.2、护壁施工混凝土护壁起着防护及防水的双重作用,上下护壁间搭接应50~75mm。护壁采用外齿式(a)和内齿式(b)两种,根据地质情况选择,如下图:外齿式的优点:作为施工用的衬体,抗塌孔的作用更好;增大桩侧摩阻力。内齿式节约成本,根据地质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