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宁静行动实施方案

重庆市宁静行动实施方案

ID:10244182

大小:847.50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8-06-13

重庆市宁静行动实施方案_第1页
重庆市宁静行动实施方案_第2页
重庆市宁静行动实施方案_第3页
重庆市宁静行动实施方案_第4页
重庆市宁静行动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宁静行动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一、工作回顾及面临的形势1(一)“十一五”以来取得的成效1(二)面临的形势和挑战3二、总则5(一)指导思想5(二)基本原则5(三)工作目标6(四)实施范围6三、主要任务7四、工程措施及投资估算11(一)重点工程11(二)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2(三)预期效果13五、保障措施13(一)组织保障13(二)制度保障16(三)资金保障16附件12013-2017年重庆市“宁静行动”目标年度分解表17附件22013-2017年重庆市“宁静行动”重点工程项目表18附件32013-2017年重庆市“宁静行动”重点噪声源整治项目表

2、20附件42013-2017年重庆市“宁静行动”重点工程投资估算表30附件52013年重庆市“宁静行动”任务分解表34附件62014年重庆市“宁静行动”任务分解表38附件72015年重庆市“宁静行动”任务分解表43附件82016-2017年重庆市“宁静行动”任务分解表48-53--53-渝府发[2013]43号重庆市“宁静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宁静行动”旨在持续改善全市城市声环境状况,针对城市噪声随机分散且扰民、量多面广且群众特别关注,但治理和控制都较难的特点,通过不断加强城市管理控制噪声、通过进一

3、步采取工程措施降低噪声程度,切实缓解大都市城市活动伴随的噪声影响与群众期望更加宁静舒适、提高生活质量之间的矛盾。一、工作回顾及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以来取得的成效2006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区县(自治县)政府、市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协调推进噪声管控措施,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下,经两轮近8年的“宁静行动”的实施,全市噪声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公众对噪声防控满意度逐步提高。1.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得到明显改善。2012年与2005年相比,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由55.5分贝下降到53.

4、7分贝,主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由54.7分贝下降到54.0分贝,污染轻度及以上影响水平的区县个数由28个减少到5个,区域声环境质量达二级水平(按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等级划分为“较好”水平)。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有所改善。2012年与2005年相比,全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由68.4分贝下降到66.5分贝,主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持续保持小于或等于68分贝,-53-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超过国家标准(70分贝)的11个区县全部实现达标,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达一级水平(按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划分为“好”水

5、平)。功能区噪声达标率显著提高。2012年与2005年相比,全市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达标率总体大幅提高,提高幅度范围为8.0~34.6个百分点。2012年主城区各类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均为100%,夜间达标率为25%~100%,除1类区夜间、4类区夜间外,其他各类功能区噪声达标率均高于全国环保重点城市平均水平。2.噪声源控制和噪声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社会生活噪声纳入社会化正常管理。社会生活噪声防控职责更加明确,通过联合开展经营性娱乐场所噪声检查、取缔无证(照)经营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社区生活文化娱乐噪声监管,采取

6、多种管理形式既满足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又化解了噪声扰民问题,一批市民反映强烈的噪声扰民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社会生活噪声扰民现象得到控制。城区工业噪声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随着城区“退二进三”以及污染企业限期达标治理和搬迁(关、停)的基本完成,主城区噪声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大型固定)污染源已基本消除。据12369环保热线统计,主城区工业噪声扰民投诉占噪声总投诉的比例由2006年的16.5%下降到2012年的13.2%。交通噪声控制得到加强。调整扩大了主城机动车禁鸣区域,加强了机动车的禁鸣、港区轮船鸣笛、采砂船和渔

7、船作业、铁路机车鸣笛等管理。建筑施工噪声监管得到强化。通过严格控制夜间施工,建立健全夜间施工噪声管理、公示、协调制度,推行建筑施工低噪声工艺、设备,加强建筑工地巡查和执法监督,结合“阳光执法”、“圆桌会”等方式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等,并强化高考、中考期间施工噪声控制,建筑施工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噪声达标区建设和创建安静居住小区工作取得成效。街道、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单位、业主委员会和居民积极参与建设-53-噪声达标区和创建安静居住小区工作。至2012年,全市累计建成噪声达标区968.4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85.2

8、%,较2005年提高47.9个百分点,累计建成市级安静居住小区198个。3.城市降噪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结合城市建设推进重点降噪工程建设,城市降噪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至2012年底,主城区隔声窗改造建设70.3万平方米、道路“白改黑”557万平方米、道路绿化带建设1275.7万平方米(543条道路)、道路声屏障建设6938米(31个路段),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