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音乐课的欣赏教学

浅谈初中音乐课的欣赏教学

ID:10259880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6-14

浅谈初中音乐课的欣赏教学_第1页
浅谈初中音乐课的欣赏教学_第2页
浅谈初中音乐课的欣赏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音乐课的欣赏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音乐课的欣赏教学深圳市南山区学府中学王婷一、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音乐欣赏是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音乐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接触外国优秀作品,要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光凭唱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如能在此基础上开展音乐欣赏教学,通过欣赏各类中外优秀声乐、器乐作品,必然会大大扩展学生的视野,发展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例如:有一次我在上八年级的音乐课时,要欣赏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月光》,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展开想象。有的学生说:“第一部分是在描写在一个漂亮的湖边,上空是

2、美丽的月亮,湖面倒映着月亮,一个诗人坐在湖边赏月;第二部分随着音乐的变化,诗人在饮酒作诗抒发自己的情感;第三部分,曲终人散了,留下的是一轮明月和微微轻波。”有的同学说:“我却觉得第一是一轮明月被乌云遮住了;第二段是乌云散去,明月高挂;第三段是月亮慢慢下沉,另一方升起的是一轮太阳。”同学们发表着自己的意见,音乐欣赏使学生始终置身于乐曲的情感中,使之受到感染和熏陶,以达到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目的。中学生的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所以音乐欣赏课的情感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所难以取代的。为了使我们的青少年一代都能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和美好心灵的一代,我们应该在加强学生

3、德育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寻找方法努力上好音乐课,特别是音乐欣赏课,使广大青少年从古论今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中吸取养料,从而培养他们时代需要的道德感和美感。二、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要想上好音乐欣赏课,准备工作很重要。在欣赏教学准备工作中,除音响资料、录音机等教学设备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欣赏教材。要想上好音乐课,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乐理知识水平,知识范围、理解能力上能恰当地选择适合学生理解、欣赏能力的适合教材,并提出对学生欣赏课后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比如通过本次欣赏课要使学生懂得音乐的哪些表现等。如果教师对所教的学生不

4、了解或不甚了解,往往会造成所选教材的深度和学生的理解、欣赏能力不合拍,不是教材太深就是太浅,结果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及兴趣,收不到好的效果,也达不到音乐欣赏课的目的。(二)对欣赏的教材教师必须有深入的理解。在选择好欣赏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对教材有全面的深入的理解,充分做好讲解准备工作,则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每首音乐作品都有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作品的意义和作用,作者的生平以及其他的代表作等。例如在欣赏比才《小步舞曲》时,首先要了解比才短暂的生平以及他的《卡门》,让学生们先对作者的经历感兴趣,才可以体会到比才的《小步舞曲》与其他作者的《小步舞曲》

5、有所不同的特点。所以老师首先要对欣赏作品的上述情况有深入的了解,找到吸引学生的切入点,然后对作品的结构深入浅出分析理解,如作品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变化以及调式调性等等一系列音乐表现手法做详细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确切的把握作品的音乐形象,讲起来深入浅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三)利用一切方法加强上课过程中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单纯的课前的准备是不够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要注意方法,结合班上学生的特点,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例如在德彪西的《月光》的欣赏过程中,第三部分的音乐旋律优美,教师提问:“这段音乐用哪种舞蹈形式来表演呢?”学生们都

6、回答用芭蕾舞,而班上又有学过芭蕾的同学,让她们随着音乐即兴表演,即培养了表演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又使其他的同学对这部作品加深了记忆,同时课堂的气氛也很活跃。利用多种形式结合班上的学生特点也是十分重要的。三、切忌欣赏课的教学形式千篇一律,单调死板。要想上好音乐欣赏课除上述两点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也是十分重要的。为避免千篇一律的死板教学形式,我认为应注意下列几点:(一)音乐欣赏课应首先由教师对作品作简短的介绍,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欣赏作品的兴趣,必要时老师可向学生提供欣赏作品的想象范围,或采用直观教具等去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二)为了让学

7、生加深对作品的印象,熟悉作品的主题音调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对作品的特征做些解说,例如欣赏《蜜蜂过江》时,密集的十六分音符,好象是无数的小蜜蜂,飞行的声音,利用这些特点,或作写听辩、记忆性的训练,培养学生理解音乐形象,对加强记忆力是大有好处的。(三)欣赏课要让学生完整地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对该作品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并启发学生运用想象去感受音乐,然后要求他们弄清乐曲的内容、性质、结构以及表现手法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欣赏能力。(四)师生共同讨论,听完全曲,教师可和学生一起分析乐曲的内容:性质、表现手法及段落结构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抒发他们对音乐的感

8、受及体会,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只要他们讲的有一定的道理或有新的见解,教师都应该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