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的文化精神形态浅议

浙商的文化精神形态浅议

ID:10261993

大小:2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6-14

浙商的文化精神形态浅议_第1页
浙商的文化精神形态浅议_第2页
资源描述:

《浙商的文化精神形态浅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浙商的文化精神形态浅议严军/文浙商与历史上的“晋商”、“徽商”一样,遍布全国,深度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浙商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果。人们不尽要问,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省份,何以能取得如此显赫的成就?一个并没有享受“特区”待遇的省份,何以经济发展速度如此惊人?一个人口只及湖北一半的省份,何以能把生意拓展到世界各地?这里,笔者仅就浙商的文化精神形态,进行一些探讨。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成功的商业现象都是一种文化现象,曾经兴盛数百年之久的徽商,它的文化精神形态人们用“徽骆驼”三字加以高度

2、概括;而晋商的“汇通天下”凸显的是诚实守信;至于浙商的崛起,则很大程度得益于水的滋润,其文化精神形态也更多的表现为水的特性。不滞不塞,灵活多变。俗话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人是自然的产物,他们和树木、花草一样,其生命里都携带着自然的密码,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诠释。推物及人也是如此,北方人的粗犷豪放,南方人的精巧灵秀,从某种意义上说,皆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浙江多水,因而浙江人才具有水的灵性,水的圆融与通脱,他们小到待人接物,大至治学经商,一般而言都思维敏捷,行动机敏,适应性非常强,久而久之,逐渐

3、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性格和氛围:他们尚文重教,崇拜的是智慧和灵气,不相信蛮力,信奉靠脑子吃饭,凭借智谋去谋生、去闯天下。自古以来,浙江名人辈出,古代有大批独领风骚的状元郎,现今有各成一派的学术大师,他们引领着浙江的文化风气,代代相传,从而积累起了深厚的文化资源。深受这种文化濡染的浙江人,与商业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他们乐于经商,善于经商,就像水在河流里流淌一样自然,经商成了他们的追求理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成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浙江历史上素有“儒商摇篮”之称,其商贸传统集中表现为个人平均经营能力突出。远在古代春秋时期,功

4、成名就的范蠡迁居宁波致力于经营商业,成为富甲一方的“财神”。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开埠不久,大批的宁波商人纷纷涌入,给这座东方的商业大都市带来了繁荣景象。改革开放以后,浙江人的经商能量得到空前释放,他们如鱼得水,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尽情畅游,后来成为家喻户晓的商界精英鲁冠球、王均瑶、郑永刚等,他们的成功当然不排除个人奋斗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浙江商业文化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不拒其小,汇涓滴以成大势我们观察过一条山间小溪的起源吗?那细细的水流蜿蜒曲折,若有若无,时断时续,但是它从不放弃自己的终极追求,在流动的过程中纳涓滴以成

5、其大。水的这一特性与经商之道极为相似,综观一切豪商巨贾的发迹史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创业伊始,皆是从蝇头小利赚起,且持之以恒。浙江商人尤其谙熟此道。他们热爱财富,追求财富,把创造财富视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目标,但他们更懂得生财之道在于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从而在艰辛的创业中坚持从小钱赚起,小商品做起,即使一个小商品只能赚几分钱甚至几厘钱,他们也乐此不疲。2改革开放政策刚刚推行时,浙江人与内地人在财富数量的占有上,几乎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不分仲伯,然而由于浙江人具有强烈的商品意识,他们因陋就简地先从针头线脑这些小商品做起

6、,一分一厘地积攒财富,结果渐渐地把一个个家庭小作坊变成了加工厂,把原来的小摊位发展成为大公司。这样的例子在浙江比比皆是。仅以温州为例,那里的农民的“第一桶金”是靠带着“五把小刀”——剪刀、劈刀、剃刀、螺丝刀和菜刀,走南闯北,从缝纫业、制革业、理发业、修理业和餐饮业中淘出来的;义乌农民今日富裕,当初是靠经营小商品“鸡毛换糖”,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绍兴农民的原始积累,是从“三缸”——酒缸、酱缸、染缸中流淌出来的。务实观念使浙江人踏踏实实地从小事做起,一步一重天。他们继承前辈“能握微资以自营殖”的传统,凭着几十元、几百元的本

7、钱起家,赚一分钱不嫌少,赚十万元不嫌多,最终成就大事业。如今的浙江人“商”行天下,大公司、大财团敢于进军所有的商业领域,其中的奥秘诚如古语所云:不聚细流何以成沧海。不墨守陈规,在创新中超越千古流,万古流,流到平湖唱渔舟的,是水;居高而趋下,冲击岩石,激荡幽壑,奔腾不止的,是水。水在流动中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形态,流动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更新与发展的过程。水的这种性格赋予于了浙江商人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勇气。浙江人天生就有一种冒险精神,想当年,一些地方还在为姓“社”还是姓“资”进行无谓的争论时,浙江人就以敢为天下先

8、的勇气,轰轰烈烈搞起了私营经济,国有、集体企业悄然展开产权制度改革,在短短的几年中,浙江的私营企业已成燎原之势。由于当时工商业基础比较薄弱,他们就先从纽扣、标签、商标、小饰品、小玩具这些小商品做起,然后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出千方百计,将他们的产品源源不绝地输向全国各地。据说,现在只有700万人口的温州,流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