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咏农诗到四时田园杂兴

从咏农诗到四时田园杂兴

ID:10269385

大小:5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6-14

从咏农诗到四时田园杂兴_第1页
从咏农诗到四时田园杂兴_第2页
从咏农诗到四时田园杂兴_第3页
从咏农诗到四时田园杂兴_第4页
从咏农诗到四时田园杂兴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咏农诗到四时田园杂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咏农诗到《四时田园杂兴》——读范成大诗歌一得中文系乙班学生:王凤霞学号:00014008指导老师:吴承学教授【内容摘要】范成大写下的田园诗篇向来受到后人的激赏,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他在晚年写下的《四时田园杂兴》。但《四时田园杂兴》的出现并不是突然的,它是以诗人早期的咏农诗作为基础的。诗人的咏农诗从早期作品到《四时田园杂兴》的发展过程,就成为一个饶有意义的研究主题。【Abstract】FanChengdawrotelotsofpoemsaboutcountrylifewhichwerehighlypra

2、isedbypeopleinlattertime.Themostoutstandingpoemswere“theexclamationaboutcountrylifeinayear”wroteinhislattertime.Butitdidnotappearsuddenly.Itisbasedonthepoemsaboutthepeasantswritteninhisearliertime.Sothedevelopmentofthepoemsaboutthepeasantsfromearliertime

3、tolattertimeisameaningfulsubject.【关键词】咏农诗《四时田园杂兴》剥削田园风光范成大,字至能,自号石湖居士,吴郡吴县人,南宋钦宗靖康元年生,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善诗文,有《石湖居士诗集》二本传世。本文所提到的诗集指的就是《石湖居士诗集》。诗集中的《四时田园杂兴》组诗更得到历代人的好评,认为它把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关于范成大的田园诗,前人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对《四时田园杂兴》的分析上,并给予高度评价。明王世贞评价说“曲尽吴中农圃故事”王世贞《范文穆吴中田园杂兴

4、一卷》;钱钟书认为它“仿佛把《七月》、《怀古田舍》、《田家词》这三条线索打成一个总结,使脱离现实的田园诗有了泥土和血汗的气息”钱钟书《宋诗选注》P217-218。但《四时田园杂兴》的出现并不是突然的,它是以诗人早期的咏农诗作为基础的。从广义上来说,《四时田园杂兴》也属于咏农诗的范畴。前人对诗人早期咏农诗的研究甚少,讨论的重点都是放在较为著名的几首诗上面,如《催租行》、《后催租行》等,着重于表现农民所受的沉重剥削,分析的范围较为狭窄,无法对诗人早期咏农诗的成就做出大致的概括。本文试图将诗人早期的大部分咏农

5、诗纳入讨论范围,探讨诗人早期咏农诗呈现出的多种面貌以及到了《四时田园杂兴》后的发展变化,重点放在对诗人早期咏农诗的分析上。12本文所指的诗人早期的咏农诗,是以《四时田园杂兴》为界限,写在《四时田园杂兴》之前的咏农诗统称为早期的咏农诗。一、早期咏农诗的分类我们将诗人早期的咏农诗根据不同的表现内容进行分类,分析诗歌呈现出的多种面貌以及诗人渗透在诗中的思想感情。1、在诗集中的最早反映出范成大和田园有了初步接触的诗,是诗集卷一中的《寒食郊行书事二首》和《初夏二首》: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鹭窥芦箔水,乌啄纸钱风

6、。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陇麦欣欣绿,山桃寂寂红。帆边渔卷浪,木末酒旗风。信步随芳草,迷途问小童。赏心添脚力,呼渡过溪东。(诗集卷一《寒食郊行书事二首》)清晨出郭更登台,不见余春只么回:桑叶露枝蚕向老,菜花成荚蝶犹来。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永日屋头槐影暗,微风扇里麦花香。(诗集卷一《初夏二首》)联系范成大生平,母亲蔡氏在绍兴十二年(1142年)去世,父亲范雩亦在绍兴十三年(1143年)去世。自父亲范雩去世至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间,范成大并未出仕,曾寓居在昆山的荐严

7、寺读书,“自父亡至绍兴二十二年间,尝读书昆山之荐严寺,无科举意。”《范成大年谱》P34这四首诗就写于这段时期,应该是诗人闲暇时出寺游玩所作。《寒食郊行书事二首》诗中描绘了清新的郊外风光。诗人很明显是以一个游客的身份,趁郊行的机会赏玩美好的自然风光,同时为乡村的丰年景象而感到心情愉悦。大自然的风光吸引着诗人,使他顺着眼前的景致随意游玩,“信步随芳草”,即使因为对路途不熟悉而“迷途”,依然无碍诗人游玩的愉快心情。《初夏二首》则表现了诗人对春光将逝的惋惜之情。与一般的吟咏春光将逝的诗歌不同,诗人所选取的景致都

8、是富有田野风味的桑叶、菜花、槐影、麦花等,以“桑叶向老”、“菜花成荚”、“燕子忙”、“麦花香”等田园景致的变化来表现季节的转换,展现了清新的田园风光,也从中可见诗人观察的细致。12到了卷三的《余杭道中》,诗人在赴杭州的途中,眼前的景象引起了他的注意:“桑眼迷离应欠雨,麦鬚骚杀已禁风。”诗人从“桑眼迷离”联想到“欠雨”,可见诗人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并且能够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作出判断,有一定的农事经验。绍兴二十九年(115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