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讲义一

qc七大手法讲义一

ID:10274486

大小:5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4

qc七大手法讲义一_第1页
qc七大手法讲义一_第2页
qc七大手法讲义一_第3页
qc七大手法讲义一_第4页
资源描述:

《qc七大手法讲义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QC七大手法讲义          前言一、QC七大手法的定义    QC七大手法为品管进行有效管理的统计和分析改善的方法.它主要的表现方式是通过对事实的整理,挖掘其原因,加以分析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二、发展历程    QC手法最先出现于美国,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日本出现,因其作用明显,在日本得到迅速发展,为日本的产品在全世界奠定声誉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正因为如此,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工业界被广泛使用,并给此后产品的品质的提升带来了质的飞跃。正如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博士所讲:QC手法的使用能解决95%的品质问题,因此QC手法常用于

2、品管工作,协助解决品质问题。三、品管工作的步骤为:四、七大手法包括:    柏拉图  特性要因图(鱼骨图)  图表    查检表(CHECKINGLIST)    直方图  散布图  管制表后又有人总结出新QC七大手法:    关联图、系统图、KJ法、箭头图、矩阵图、PAPC图、矩阵数据解析图    第一讲  柏拉图一、定义:    以项目别分类数据(如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项目、不良发生位置等),而按其大小排列的图称为柏拉图。它是在1897年由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VilfredoPareto)提出。当时他在研究财富不均的现象,他在对意大利财富的分

3、配调查中发现少数人掌握着大部分的财富,此种少数人控制大部分财富的现象也称作柏拉图法则。柏拉图能使需要了解的状况一目了然,便于分析,从而可以很直观的从图上看出“哪一项有问题”、“有哪些影响”等。从柏拉图上可以看出:    最大的问题点    问题大小、严重程度    各项目对最终结果影响的份量    可针对性的进行预测    不良项目的内容变化二、可以整理为柏拉图的项目:(1)品质---不良品的发生整理、客户投诉的整理(2)时间---作业工时、设备故障和闲置率的数据整理(3)成本---辅料的另件单价、要素别单价,产品的成本统计(4)安全---安全事故件数

4、分析,场所、职别的分类整理(5)营业---产品销售情况显示、销售网点及业务员积效等三、步骤:A、确定目标、收集数据  1)首先决定收集时间段、方法、分类。  2)原因是些什么项目?内容是些什么项目?  3)收集数据时要注意问题发生的频率。        B、整理数据    1)各项目数据依大小排列,并求其累积数。  2)求出各项目数据的比例及累积比例。  FQC外观不良状况数据整理  C、绘柱状图表  1)先依数据绘成柱状图表  2)横轴为项目名称,纵轴为统计的数据  3)依项目的数据大小从左向右排列      第二讲  特性要因图一、定义    特性

5、要因图又叫”鱼骨头”,也叫因果分析图,首先提出这个概念的是日本的品管权威人士石川馨博士,所以它也叫“石川图”。它是以原因作为因素,在它们之间用箭头联系表示因果关系的图.二、作用:    特性要因图是一种追溯原因的方法,主要用于异常分析、成本分析、研究事物、现场或军事上。可以使用在一般管理及工作改善的各个阶段,特别是树立意识的初期,易于使问题的原因明朗化,从而便于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可全员参与,以便集中、统一整理。其用途可依目的分类:1、改善分析用:以品质改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目标。2、管理用:发生抱怨、不良品或异常时,作为寻找原因,采取消除措施用。

6、3、制定标准用:为制定或修改作业方式、管理点、管理方法等的作业标准4、品质管制导入及教育用:导入品质管制,全员参与讨论时,用特性要因图整理问题,作为新进人员的教育,工作说明时用。5、特性要因图可以配合柏拉图、直方图、管制图连串起来活用。三、做法:                                                  1、脑力激荡2、找准主题并提出为什么(WHY)3、评介(重要、次要、无关)4、分类(4M)5、绘制“鱼骨头”6、再补充要因四、要素分析做“鱼骨头”可以运用4M1W手法。何为4M1W呢?即:      4M    

7、                        1W      作业者-----  Member      方  法-----  Method            为什么------Why      材  料-----  Material      机  器-----  Machine                制作特性要因图,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因果关系。抓重点、抓要因,要有中要因---分类的项目(结果),小要因---问题点(原因)。找原因要充分发挥大家的作用,运用脑力激荡。尽量无遗漏的调查原因,发现原因较少时,要检查是否有遗漏。找出原因后,要分清

8、楚原因大小、重要程度、需要解决的先后顺序等。五、注意事项(1)、特性(即主题)以标明“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