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ID:10277461

大小:1.91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6-14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及其调节机制_第1页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及其调节机制_第2页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及其调节机制_第3页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及其调节机制_第4页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及其调节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及其调节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及其调节机制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免疫应答的全过程是有机的系统的过程,目前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已由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进入了基因水平。非常复杂,是严密控制和精细的调节过程,这对保持机体自身免疫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描述方便,人为地将其划分为相应的三个阶段,即:感应段阶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效应阶段1、抗原识别阶段  包括对抗原的摄取、处理加工、抗原的呈递和对抗原的识别,分别由MΦ、T和B细胞完成。2、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分化阶段  包括抗原识别细胞膜受体的交联、膜信号的产生与传递、细胞增殖与分化以及生物活性介质的合成与释放,主要由T和B细胞完成。

2、3、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  主要包括效应分子(体液免疫)和效应细胞(细胞免疫)对非已细胞或分子的清除作用(即排异效应)及其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在此阶段除抗体和效应T细胞参与外,还必须有免疫增强系统参加才能完成排异和免疫调节作用。抗原的提呈  细胞在其表面以能被T细胞受体(TCR)特异性识别的方式表达抗原的过程称为抗原提呈,也称为抗原呈递。  APC的抗原呈递作用是一个涉及抗原摄取、处理与呈递的复杂过程。一、抗原在体内的分布和定位  进入体内的抗原几分钟内,即可经血管和淋巴管迅速地运行到全身,其中绝大部分被吞噬细胞分解清除,只有少部分存留于淋巴组织中诱导免疫应答。 1、淋巴结中的抗原在两个主要

3、区域被抗原递呈细胞捕获。  一是在深皮质区(即胸腺依赖区)和淋巴窦壁被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捕获。  二是在浅皮质区淋巴滤泡内。 2、在脾脏中,抗原从边缘区通过边缘窦而入白髓,并在淋巴滤泡中被长期存留,这是脾脏中抗原存留的主要部位。二、抗原提呈细胞  是指能捕捉、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提呈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三、抗原的摄取、加工和递呈1、抗原的摄取:2、抗原的加工:  APC摄入的抗原以及在胞内产生的抗原需要通过代谢而修饰成能与MHC分子结合且具有强免疫原性的肽段,此过程称为抗原的加工。  T细胞不能识别游离或可溶状态的

4、蛋白抗原;抗原必须在Mφ内形成吞噬小体,然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    约10%的抗原降解为具有α螺旋结构的免疫原性肽段,暴露出与MHC分子具有特异亲和力的疏水性残基,与MHC分子肽结合区结合形成稳定的螺旋结构,并被转运到细胞膜表面供TCR识别。3、抗原的递呈:  通常: (1)外源性蛋白质抗原由抗原递呈细胞(如巨噬细胞)加工和MHC-Ⅱ类分子结合,递呈给CD4+Th细胞; (2)内源性蛋白质抗原由靶细胞处理和MHC-Ⅰ类分子结合,递呈给CD8+Tc细胞; (3)但不是绝对的——MHC分子对抗原的交叉提呈现象:外源性抗原也可通过与MHC-I类分子提呈;内源性抗原也可通过与MHC-I

5、I类分子提呈。 (4)脂类抗原一般通过CD1分子呈递。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一、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是指T细胞在受到抗原或有丝分裂原刺激后,分化、增殖、转化为致敏淋巴细胞所表现出来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不能通过血清传递,只能通过致敏淋巴细胞传递。  通常所说的细胞免疫就是指——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二、T细胞介导的免疫效应有两种基本形式  一是受抗原刺激后致敏Tc细胞介导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  二是迟发型超敏反应T细胞(Th1)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三、T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  参予特异细胞免疫的细胞也是由多细胞系完成的,即:抗原呈递细胞(巨噬细胞或DC)、

6、免疫调节细胞(Th、Ts)效应T细胞(Th1、Tc)等等。  引起细胞免疫的抗原多为T细胞依赖抗原(TD抗原);超抗原直接与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β链及APC表面MHC-Ⅱ类分子结合,被Th细胞识别。  TCRαβ的T细胞是参与应答的主要细胞群;在无抗原激发情况下,T细胞以的静息型形式存在;  当抗原进入机体后,在APC作用下静息型T细胞活化增殖并分化为效应T细胞;T细胞只能识别APC表面与MHC结合的抗原性多肽。1、CD4+T细胞的活化  静止的Th细胞(G0期)在识别APC递呈的抗原后,细胞表面表达IL-1受体(IL-1R),成为诱导性T细胞,并接受MФ产生的IL-1信号而活化,继之表达IL

7、-2受体(IL-2R),成为活化的Th细胞。当IL-2R与IL-2(自分泌或旁分泌的)相结合,T细胞即母细胞化,表现为胞体变大,胞浆增多,染色质疏松,出现明显的核仁、微管和多聚核糖体形成,大分子物质合成与分泌增加,并增殖、分化成效应性Th细胞,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包括IL-2、IL-4、IL-5、IL-6、IL-9以及IFN-γ等,进而发挥Th细胞的辅助效应。  细胞因子中最重要的是IL-2,它是促进T细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