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六校2011-2012学年高一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河南省许昌市六校2011-2012学年高一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ID:10279042

大小:198.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6-15

河南省许昌市六校2011-2012学年高一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河南省许昌市六校2011-2012学年高一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的父系社会就有了姓氏,源于居住村落、部族、君主封地等。据此判断“宋”姓源于()A.君主封地B.帝王赐姓C.居住村落D.生活部族2、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D.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3、“这是

2、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A.春秋战国B.秦朝C.汉代D.唐宋时期4、西汉建国后,总结秦朝灭亡教训时认为:“秦据势胜之地,骋狙诈之兵,……姗笑三代,荡灭古法,窃自号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无)骨肉本根之辅,外亡(无)尺土藩翼之卫。”基于这一认识,西汉政府实行的措施是()A.实行“无为而治”B.分封同姓王C.平定七国之乱D.建立中朝制度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

3、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互相牵制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6、《大清律例》载:“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爵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表明清代在财产继承方面()A.所有家庭成员均分财产B.嫡长子享有优先继承权C.子女都有平等继承权D.嫡庶长幼之序趋于淡化7、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

4、这说明军机处()①防止了大臣专权②强化了君主专制③削弱了内阁的权力④扩大了统治基础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8、“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次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9、《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

5、解准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D.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10、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末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但崛起的原因惊人一致。他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         ( ) A、和平崛起B、武力掠夺C、制度创新D、民主强国11、林肯总统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某个问题征询意见,结果7名内阁成员全部反对,但林肯在宣布会议结果

6、时却说:“7票反对,1票赞成,该决议通过。”你认为林肯的做法是  ( )A.违背了美国宪法中的民主原则B.违背了美国宪法中的三权分立原则C.符合总统有最高行政权的规定D.符合美国人的人格特点12、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的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13、1875年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

7、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只有平民才能当选法国的总统B.防止家族势力过大拉选票C.总统可选举产生D.堵塞了保皇派的复辟之路,巩固了共和制度16、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合理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C.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D.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

8、,结论差异合理  17、1853年定都天京后,杨秀清发布《待百姓条例》,其中规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