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ID:1028909

大小:4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06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_第1页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_第2页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_第3页
资源描述: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吴海燕『重点难点』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危害。一、基础巩固(一)甲午中日战争1、历史背景:(1)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国力上升,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大陆政策”日本称其为“清国征讨策略”。“大陆政策”的五个步骤是:台湾、朝鲜、满蒙、中国、全世界,它是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侵略方针,说明日本为侵略中国已蓄谋已久,这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2)19世纪60至90年代,清政府进行了一场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3)19世

2、纪9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的默许和纵容,成为日本实施侵略的有利国际环境。西方的态度19世纪9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的默许和纵容,成为日本实施侵略的有利条件。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想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势力的扩张;法国和德国想趁机夺取新的权益;俄国由于准备还不充分采取观望的态度。帝国主义可谓是各怀鬼胎,各有算计。(4)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出兵镇压,日本也趁机出兵朝鲜。朝鲜问题的由来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开朝鲜国门,强迫朝鲜政府签订《江华条约》,取

3、得了领事裁判权等一系列特权,而且日本公然把朝鲜的宗主国清朝排斥在外,充分暴露了日本独占朝鲜的野心。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中日两国同时出兵朝鲜,清军虽然在这次事件中压制住日军,但日本还是取得了在朝鲜的派兵权和驻军权。1884年,日本帮助朝鲜开化党发动甲申政变,企图驱逐中国在朝鲜的势力,袁世凯率清军击败了日军,镇压了这次政变。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清朝乞援。日本认为发动战争的时机已至,向清廷表示“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乱?……我政府必无他意” ,诱使清朝出兵朝鲜。清朝没有识破这是日本的阴谋,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则电令日本

4、驻朝公使大鸟圭介极力促成中日冲突。2、战争经过:(1)第一阶段:1894.7~1894.9,战争分陆战和海战双向进行,陆战主要是朝鲜半岛上的平壤之战,海战主要有丰岛海战与黄海海战。(2)第二阶段:1894.9~1894.11,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以陆战为主,主要有鸭绿江之战和金旅之战。(3)第三阶段:1894.11~1895.4,主要有威海卫之战和辽东之战。甲午战败原因清朝极端腐朽的封建统治;慈禧太后的主和;李鸿章的妥协退让与避战自保;清政府军事力量的薄弱;不少清军官兵的贪生怕死与临阵脱逃。3、战争结果: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

5、条约》。(1)内容:◆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危害:割地极大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赔款: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另加3000万两赎辽费。◇危害: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帝国主义乘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危害:通商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内地。◆设厂:日本可以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危害:设厂掠夺了中国的劳动力,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影响: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进一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强掀

6、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资产阶级改良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革命派日趋活跃,义和团运动逐渐兴起;改变了东亚政治格局,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东亚政治格局的变化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并引起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更加野心勃勃地走上了加紧侵略中国和亚洲的道路。日本在中国的急剧扩张遭到了俄国的强烈抵制,俄国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归还中国的辽东半岛。日本拉拢英国,组建英日同盟,共同抵制俄国。日俄矛盾不断激化,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战败。(二)

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历史背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900年义和团运动逐渐高涨。2、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变中国为殖民地。3、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威胁了列强的在华侵略权益。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具有爱国性:它打击的对象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有利于争取官军反帝;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具有落后性:“扶清”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带有笼统排外的色彩。4、爆发: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8月,攻陷北京城,慈禧西逃。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主观方面,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方面,

8、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5、结果: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