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理学视阈:戴震对元气论思想的阐发

义理学视阈:戴震对元气论思想的阐发

ID:10289751

大小:7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06

义理学视阈:戴震对元气论思想的阐发  _第1页
义理学视阈:戴震对元气论思想的阐发  _第2页
义理学视阈:戴震对元气论思想的阐发  _第3页
义理学视阈:戴震对元气论思想的阐发  _第4页
义理学视阈:戴震对元气论思想的阐发  _第5页
资源描述:

《义理学视阈:戴震对元气论思想的阐发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义理学视阈:戴震对元气论思想的阐发引子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关注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但不容否认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从来没有放弃对外在自然现象的追求和探索。这种追求和探索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就是在探索世界物质本原的过程中,提出并发展了一门相对比较完整的学说──“元气”理论。元气理论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气”氤蕴和合而成,“气”稀微无形,虽视之不见,却弥漫宇宙空间;元气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中,它聚生而成万物,万物又离散而为元气。由于元气中阴阳两种属性的矛盾冲突,从而构成了宇宙万物及其运动的多样性。在戴震以前,对元气理论的这一思想特征,已有许多思想家做了大量不懈的努力,

2、如荀子认为自然万物都是由统一的“气”所构成的,王充、柳宗元、刘禹锡等人都相继提出了自己的“元气自然论”思想。张载、罗钦顺、王廷相等人,更是进一步发展了元气论,使其更加系统和完善。但真正完成这一任务的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王夫之在更高的理论思维水平上,继承了罗钦顺、王廷相等人的气学思想,提出了气先理后、气为本体、气即实有等观点,全面系统地解决了理气、道器问题,成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之集大成者。可以说,在宇宙本体论方面,戴震并没有比王夫之提供更多新的内容。戴震元气本体论学说不同于以往“气本论”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他全面继承了自罗钦顺、王廷相、王夫之以来元气本体论的学说,试图以训诂考据为手

3、段,通过严密细致的逻辑推理方法,打破了程朱理学赖以存在的“天理”基础,并引入了明清以来实学思潮中的“实体”观念,提出了“阴阳五行,道之实体”的思想,把其元气论建构在了坚实的“实体实事”基础之上,构筑了形态完备的元气实体思想。戴震的元气实体思想是由气、道、理逻辑地构成的,下面笔者通过对气、理、道的分析来阐释戴震的元气实体思想。“气”的本原特性及存在的两种形态戴震是在继承以往思想家关于元气思想及对理学“理本论”进行全面批判的基础上确立其元气实体思想的。戴震明确指出,“阴阳五行之运而不已,天地之气化也,人物之生生本乎是,由其分而有之不齐,是以成性各殊。”[①]“气”是宇宙万物、社会人生的唯一物

4、质实体和本原。如果戴震仅仅停留在对“气”为万物本原现象的描述上,则无任何新意可言。在这个问题上,戴震借助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气”产生万事万物的矛盾运动过程及其内在运动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在戴震看来,原始之气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内部相互摩荡、相互杂糅,从而演化出宇宙万物与人类社会,这就是戴震所说的“在气化……则阴阳五行,杂糅万变,是以及其流形,不特品类不同,而一类之中又复不同。”[②]不但宇宙万物与人类社会由阴阳二气演化而来,就连“飞潜动植”乃至一切生物界皆为阴阳二气矛盾运动的结果。戴震对世界存在的本原做了多层次的探讨。一是认为“气”是人与万物产生的根源,这就是他所说

5、的“气化生人生物”,[③]“人物分于气化,各成其性”;[④]二是认为阴阳五行的运动变化是人与万物产生的根源,这就是他所说的“人物生生,本五行、阴阳”,[⑤]“就男女万物言之,则阴阳五行乃其根柢,乃其生生之本,亦岂待别求一物为之根柢,而阴阳五行不足生生哉”;[⑥]三是认为“天道”是人与万物产生的根源,“由天道以有人物。”[⑦]“人物咸本于天道”;[⑧]四是把“天地”看作是人与万物产生的根源,即他所说的“有天地,然后有人物;有人物而辨其资始曰性”,[⑨]“人物受形于天地”。“人之生也,禀天地之气。”[⑩]除以上四种提法外,戴震有时还把“太极”视为人与万物产生的根源,以为人与万物“莫不会归于此

6、”。通过以上引述可以看出,尽管戴震在不同时期的义理论着中对宇宙—社会的生成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描述,但终其根本,“气”与“阴阳五行”居于核心地位。“气”与其他几种生成万物的本原来说,并不是同一层面上的关系,戴震之所以在不同场合强调宇宙—社会生成本原的多样性,目的就在于说明宇宙万物、社会人生产生的物质基础而已。在戴震看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体用关系,是物质实体与物质属性、存在方式的关系。他说:“阴阳五行,道之实体也。”[11]“谓之气者,指其实体之名;谓之道者,指其流行之名。”[12]戴震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气”与“阴阳五行”是“实体”,而“道”不过是实体的一种功用而已。“气”为万物存在之本原

7、,在这一点上,戴震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气本论”思想。戴震还认为,宋儒把“气”分作“形而上”、“形而下”实乃大谬。所谓“形而上”、“形而下”并非截然两分的两种存在体,只不过是气化流行过程中不同的形态,是一种物质存在的表现形式而已,具体说就是:“形而上”是指阴阳五行之气未成形质以前,“形而下”是指阴阳五行之气已成形质以后。对此,戴震有更详细的说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器言乎一成而不变,道言乎体物而不可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