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祛瘀法治疗眩晕症临床举隅

活血祛瘀法治疗眩晕症临床举隅

ID:10290187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活血祛瘀法治疗眩晕症临床举隅  _第1页
活血祛瘀法治疗眩晕症临床举隅  _第2页
活血祛瘀法治疗眩晕症临床举隅  _第3页
活血祛瘀法治疗眩晕症临床举隅  _第4页
资源描述:

《活血祛瘀法治疗眩晕症临床举隅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活血祛瘀法治疗眩晕症临床举隅【摘要】本文通过采用活血祛瘀法来治疗眩晕症,在临床上通过对几个典型病例的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以此论述了活血祛瘀法治疗某些眩晕症的可行性,并对活血祛瘀法治疗眩晕症的理论根据进行了阐述:认为其理论依据是“痰瘀同源”。无形之痰阻滞经络,而致痰凝气滞,气滞血缓而成瘀,文章还对活血祛瘀法治疗眩晕症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作了初步讨论,认为梅尼埃病,证属寒水上泛型眩晕,以及由血管、血液因素导致脑循环不良而致脑缺血型眩晕和药物中毒性耳眩晕,证属气滞血瘀者,均可采用本法治疗,而对颅内感染性病变、颅内占位性病变所引起的眩晕及伴有发热、出血等症状者,则非本法所宜,文章最

2、后结合现代研究,从药理学的角度,对活血祛瘀类药的性质功用进行了分析,从又一侧面论证了活血祛瘀法治疗眩晕症的可行性。【关键词】活血祛瘀法;眩晕症眩晕是一种自身或外物的运动幻觉,呈旋转感、摇摆感和漂浮感,主要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迷路引起者称为周围性(耳性)眩晕,由前庭、脑干及小脑疾病引起者称为中枢性(脑性)眩晕,此外,其他全身疾病亦可引起眩晕〔1〕。在中医,眩晕多责之于“风”、“火”、“痰”、“虚”;与肝、脾、肾三脏最为密切,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和《灵枢·口问篇》“上气不足”,《灵枢·海论篇》“髓海不足”以及《素问·玄机原病式·

3、五运主病》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风火,有“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等病因论述;《丹溪心法·头眩》则偏主于痰,有“无痰不作眩”的主张,《景岳全书·眩运》中则强调“无虚不作眩”,在治疗上当以治虚为主,所以中医治疗眩晕,大多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寒水上泛等几个证型论治〔2〕。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采用活血祛瘀法为主配合其他疗法治疗眩晕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择其要者报告如下。1梅尼埃病(证属寒水上泛型)患者,女,52岁,湖南省湘南器材厂职工家属。1999年7月12日晨起突发眩晕,自觉天旋地转,不能站立,睁眼尤甚,恶心呕吐不止,呕吐物清

4、稀无臭,伴耳鸣,持续1h,未能缓解。延余诊治:患者神情焦虑,询其以往曾发作过两次,诸症悉同。查血压130/82mmHg,体温37℃,舌淡,苔薄白,脉细沉,诊为梅尼埃病,中医诊为耳眩晕(寒水上泛)。即予安定5mg肌注,50%葡萄糖注射液40ml加维生素C1.5g缓慢静脉推注;中药先以干姜50g,乌梅50g二味煎水取汁,少量频服,待其呕止;继以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g,红花6g(包煎),当归10g,川芎6g,生地10g,赤芍10g,丹参10g,木通10g,泽泻10g,车前子10g(包煎),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服,连进三剂,诸症悉除。按语:目前,梅尼埃病病因不明,一般认为内

5、耳淋巴积水和迷路水肿是其主要原因。治疗上以减轻迷路水肿,促进积液吸收为主。活血祛瘀法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循环,以改善内耳循环而减轻迷路水肿,所以用桃红四物汤配伍车前子、泽泻、木通等渗湿利水之品能取得较好疗效。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证属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型)患者,男,45岁,机关干部,近年来,眩晕屡作,曾在东安县人民医院检查,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以前用过西药治疗(用药情况不详),自诉近来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心烦少寐、多梦、舌质暗红、苔少、脉弦细数、二便饮食尚可,余无他症,查血压120/80mmHg,体温36.9℃,治以通窍活血,滋肝养肾为法,方以桃

6、红四物汤加味,天麻15g(另炖兑服),桃仁6g,红花6g(包煎),当归10g,川芎6g,熟地15g,白芍10g,赤芍10g,何首乌15g,黄柏10g,枸杞20g,丹参15g,水煎服,每日一剂,二剂后,头晕消失,嘱续服10剂,诸症均有减轻,随访一年无复发。按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失濡养,故发眩晕,当以活血祛瘀之剂以行气血,养精补血之品以充化源,从而气血充,血行健,故眩晕自除。3脑动脉硬化型眩晕(证属肝阳上亢型)患者,女,56岁,职工家属,突发眩晕,欲呕未吐,无耳鸣,平时常感头晕眼花,重胀昏沉已两年,今因恼怒,心情不畅诱因而加剧所致,曾有高血压病史,查血压196/120m

7、mHg,体温正常,即予安定5mg肌注,利血平1mg肌注,口服尼群地平片、丹参片等;1h后血压开始下降,稳定在140/90mmHg水平,嘱续服降压药,两天后血压降至正常(130/85mmHg);但其仍感眩晕,四肢无力,遂赴东安县人民医院检查,诊断为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现见:头晕目眩,口苦咽干,急躁心烦,少寐多梦,舌质红,苔黄腻,舌底青筋显露迂曲,脉弦滑,大便干,小便黄,时咳嗽有痰浊。遂以活血祛瘀以除痰浊,平肝息风以定眩晕为法,方以桃红四物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g(另炖兑服),桃仁6g,红花9g(包煎),当归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