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新闻把度中消解媒介恐慌的论文

论在新闻把度中消解媒介恐慌的论文

ID:10305191

大小:6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6

论在新闻把度中消解媒介恐慌的论文_第1页
论在新闻把度中消解媒介恐慌的论文_第2页
论在新闻把度中消解媒介恐慌的论文_第3页
论在新闻把度中消解媒介恐慌的论文_第4页
论在新闻把度中消解媒介恐慌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在新闻把度中消解媒介恐慌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在新闻把度中消解媒介恐慌的论文关键词:媒介恐慌恐慌事件报道新闻把度消解媒介恐慌[摘要]:本文从媒介恐慌的由来和形成入手,以杭州玉米窝窝头、海南“蕉癌”风波等社会恐慌事件的新闻报道为例,提炼出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中出现的虚假、片面、煽情、主观等问题;最后,以消解受众的媒介恐慌情绪为目标,从新闻报道的数量、质量、角度、尺度等方面总结、概括出了四种“把度”方式。  近年来,随着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增多,受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媒介既带来了新信息,消除了受众的疑惑,也扩大了事件的知晓范围,带来了受众的媒介恐慌。新闻报道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在消除受众疑惑的同时消解媒介恐慌?这将是本文

2、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媒介恐慌概述  (一)媒介恐慌的含义  媒介恐慌研究的开端和经典案例是20世纪30年代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该剧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演播时,引发了大范围的社会恐慌,600万听众中有至少100万听众将其当成时事新闻,以为外星人从天而降,于是陷入极度的恐慌,惊恐万状地祈祷、躲藏、哭喊、四处逃散,导致了一片混乱。正如德弗勒和丹尼斯所说:“任何新生事物都会引起恐惧。……像许多其它社会变革一样,大众传播的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忧虑。”[1]20世纪30年代,广播对于人们来说还属于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一个广播剧引发的恐慌,其实就是广播这一新兴传播手段给人们心理带来的忧虑和恐惧。.因

3、此,传播史上的著名魔弹效果论,从受众的角度来解读其实就是媒介恐慌论。但此时,有关媒介恐慌论的研究显得零散而缺乏系统。  2001年“9.11”事件之后,全世界的媒介焦点都集中在具体的灾难事件中,各大媒体充斥着连篇累牍的恐怖事件报道和惊心动魄的视觉刺激,给美国甚至世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恐慌情绪。至此,媒介恐慌论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不少国际会议都将媒介与恐慌列入了讨论范畴,有关媒介恐慌的研究逐渐成熟和深入。  国内研究媒介恐慌的学者可谓凤毛麟角,邵培仁教授是国内第一个研究“媒介恐慌论”和“媒介恐怖论”的学者。他认为,媒介恐慌论是指媒介在对社会恐慌事件进行大规模报道的过程中会导致产生新的更多的恐慌

4、现象或恐慌心理的媒介理论或受众理论。[2]由此可见,媒介恐怖论是一种社会心理以及受众心理的研究,这种媒介恐慌心理的形成需要诸多诱因以及一个完整的过程。因此,要达到消解媒介恐慌的目标必须首先了解媒介恐慌形成的条件。  (二)媒介恐慌的形成条件  从媒介恐慌的含义中可以看出,媒介恐慌的形成具有三个必要条件:  首先,媒介恐慌的产生前提是社会恐慌事件。媒介恐慌论中社会恐慌事件的主体是突发性公共事件,即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它主要包括四类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3]日常生活中,人们十分关

5、注突发性公共事件,并极易受相关信息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此类事件不仅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有时甚至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社会恐怖事件紧急性、相关性、危险性等特点使其极易引起大规模的恐慌情绪和社会骚乱,尤其在我国,各种体制和法律还不健全,应对社会恐怖事件的能力有限,更易引发意料之外的突发性事件,媒介恐慌的原材料即来源于此。  其次,媒介恐慌的形成动力是恐慌事件的大规模报道。除了媒介恐慌的表现者——受众之外,媒介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主角了。正是媒介对社会恐慌事件的大规模报道才使得受众感受到了周遭的无形的压力,从而形成可怕的集体恐慌情绪。如若不是亲身经历,绝大多数普通百姓都会从媒体上

6、寻求相关信息,了解事件的最新动态、采取必要措施,并以此确认和确保自身及社会的安全。受众的这种心理和社会根源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众媒介对社会恐慌事件的挖掘和报道。可见,受众需求与新闻报道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两者极易在彼此间产生直接影响。吸引受众、提高收视(听)率、追求经济效益,这些就是当今媒体不顾一切大规模报道社会恐慌事件的最为重要的原因。  最后,媒介恐慌的最终结果是更多恐慌的产生。如果受众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能够辨别媒介信息的真伪和虚实,那么就能够从主观上抑制媒介恐慌的产生。在媒介对社会恐慌事件进行报道之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恐慌情绪。但事实并非如此,多数受众并不具备对不良媒介信息“免疫

7、”的能力,往往会不自觉地被媒介报道左右,将报道中的恐慌情绪植入内心,导致更多恐慌的产生,最终形成严重的大规模的媒介恐慌现象。  二、新闻报道与媒介恐慌  新闻报道究竟是如何导致受众的媒介恐慌的?我们可以从一个具体的案例中看出些许端倪。2008年6月初,杭州出现了排队购买玉米窝窝头的现象,菜场旁一个专卖玉米窝窝头的小店,一天就能够卖出三四千只的窝窝头。[4]仅仅半个月后,即6月中旬,杭州《都市快报》一篇《红遍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