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课文教案附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课文教案附教学反思

ID:10331121

大小:164.73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06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课文教案附教学反思_第1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课文教案附教学反思_第2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课文教案附教学反思_第3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课文教案附教学反思_第4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课文教案附教学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课文教案附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五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科总42课时课题18将相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召集、商议、隆重”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大将军廉颇知错就改等优秀品质。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读讲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把握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学习通过人物言行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难点读讲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把握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2、学习通过人物言行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扫除生字障碍,质疑问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投入,明确目标。  1、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一定想知道些什么?这“将”和“相”分别指谁呢?(板书:将相)简单介绍两位。  2、一个文官和武官一定发生了许多故事,“和”是什么意思?既然说他们和好,那么就意味着之前一定有过——不和,这篇文章就是讲廉颇和蔺相如从不和到和的故事。二、学案引导,自主学习,指向目标。1、看课文中有没有一段文字直接写了他们不和?带着问题快速自读课文,要求找出相关语句。2、引出第16自然段廉颇说的话。3、从廉颇的话

3、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满、嫉妒……)廉颇嫉妒蔺相如官位比他高!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初达目标。1.听课文配音朗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故事?指名说后再让学生上台板书。(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2.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词多读几遍。3、指名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讲“完璧归赵”?哪些自然段讲“渑池之会”?哪些自然段讲“负荆请罪”?四、点拨升华,展示点评,达成目标。4、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1)指名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再提出几个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如:①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

4、着和氏璧到秦国去。……”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②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2016学年第二次备课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一下当时形势。③到了举行典礼那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蔺相如为什么能大大方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④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把蔺相如送回赵国。从“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懂了什么?(2)先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再全班交流解决。(3)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

5、人?(4)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五、整合提高,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2、指导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六、反馈矫正,达标检测,反思目标。完成课后习题1、2教学过程板书设计18将相和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作业设计1、抄生词新词。2、熟读课文。2017学年第二次备课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一些历史故事。2.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2018学年第二次备课2016学年教学后记2017学年教学后记2018学年教学后记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人物评价之后,我让学生给每个小故事加上标题,主要

6、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内容我都给予了肯定,关键是要求学生讲出概括的理由。再让学生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只要他们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没有过高的要求,目的是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人物评价之后,我让学生给每个小故事加上标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内容我都给予了肯定,关键是要求学生讲出概括的理由。再让学生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只要他们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没有过高的要求,目的是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五年级

7、组集体备课教案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科总43课时课题18将相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大将军廉颇知错就改等优秀品质。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能讲述故事。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投入,明确目标。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完璧归赵”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内容。二、学案引导,自主学习,指向目标。学

8、习“渑池之会”及“负荆请罪”的故事。生默读课文第11至18自然段。提出几个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问题进行交流。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初达目标。1、如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么样?2、提问:①在课文的这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