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调查分析论文

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调查分析论文

ID:10337310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调查分析论文_第1页
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调查分析论文_第2页
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调查分析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调查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调查分析论文..【关键词】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调查分析六味地黄丸为宋代名医钱乙所创,为治小儿“五迟”(即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而设。本方是将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方减去肉桂、附子,由熟地黄八钱,山茱萸、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各三钱,共六味药组成。方中以熟地黄滋肾填精为君药。山药补脾养胃而固精;山茱萸养肝肾而涩精止遗,二药为臣。泽泻泄肾浊,茯苓泻脾湿,助山药健脾,使熟地黄滋而不腻;牡丹皮清泻肝火,合为佐使药,以防滋补之品产生滞腻之弊。其中熟地黄、山茱萸、干山药三药为“补”;泽泻、牡丹皮、白茯苓三药为“泻”。称为“三补三泻”。而“补”的用量大于“

2、泻”的用量,说明本方以滋补为主。功用滋补肝肾,..用于肾阴亏损所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本方寓泻于补,补中有泻,性味调和,刚柔相济。以滋肾为主,并补肝脾之阴,补而不滞。因而倍受历代医家所推崇,沿用千年,至今不衰。据统计,六味黄丸的销量在全国各大城市均位列前5名1。笔者现对本院的六味地黄丸使用情况作初步调研和分析,兹述如下。1六味地黄丸在本院的使用频度和问卷调查1.1资料来源本院门诊药房药品计算机管理系统。收集2006年1-11月中成药销售数量位列前5种的品种。1.2计算方法与结果利用用药频度分析,评价药物在临床中的地位,以补充销售金额排序分析方法中价格悬殊造成的

3、不足。其具体方法为:①确定限定日剂量(DDD)值。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的规定日剂量为准;②用药频度(DDDs)。以药品的消耗量除以DDD值。即:DDDs=药品消耗的量/相应药物的DDD。结果见表1。表12006年1-11月前5位中成药的用药频度(略)1.3问卷调查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分析本院一线医生(西医)对六味地黄丸的认识和使用情况,结果常用者占58%,偶用者占42%;认为疗效较好为33.30%,一般为66.70%,无认为疗效不好者。另外,在被调查者中,75%知道本方有“滋补肝肾”作用,90%知道有“腰膝酸软”的适应症,91.6%认为使用本方需要辨证,100%认

4、为不良反应“较少”,75%表示是由于患者要求而使用,25%是根据病情需要使用本方。2六味地黄丸治疗病种分析近50年来发表的有关六味地黄丸的文献约3000余篇。其中临床应用的病症达453个,涉及内、外、妇、儿及五官、皮肤、骨伤、传染病、肿瘤、急症等20个科别。多数应用是在本方基础上有所加减,临床应用较多的是肾炎、糖尿病、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等。笔者文献检索了1995-2006年篇名含“六味地黄丸”的文献计547篇。其中临床治疗文献215篇。病种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肾病、前列腺、更年期、呼吸道感染、黑色素瘤、胃炎、黄褐斑、腰痛、颈椎病、遗尿、衰老、尿路感染、围绝经期综合征、干燥综合征、阳痿

5、、哮喘、水肿、红斑狼疮、复发性口疮、遗精、失眠、耳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脂肪肝、骨质疏松、咽炎、尿道综合征、崩漏、流行性出血热、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白细胞减少、牙周炎、小儿脑机能障碍、痤疮、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斑秃、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矽肺、食道贲门失弛缓症、外阴瘙痒症、心功能不全、抽动-秽语综合征、神经衰弱、老年性便秘、胃溃疡、慢性期精神分裂症、肝硬化腹水、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等等。综上分析,本方的临床治疗病种广泛,有以本方为主治疗,或中西药合用。有个案报道,亦有系统的临床治疗观察。六味地黄丸作为千年古方,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

6、疗。其治疗病种覆盖面之广,为其它中成药所不及。随着亚健康人群的日渐增多,本方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3六味地黄丸的合理使用3.1立足辨证施治中医临床强调“因人制宜”,即因患者的性别、年龄和体质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选用不同的方药。这是辨证施治的内涵,也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六味地黄丸是因肝肾阴虚证而设,若不加辨证,千人一方,轻者不能获效,重则产生不良反应。虽然有关报道较少,但亦非鲜见。如刘氏2报道,2例青年患者在数次服用六味地黄丸后均出现咽喉炎、阴道炎等不良反应;而李氏3报道,肾病综合征和冠心病的2例患者因误用六味地黄丸而使病情加重。虽然本方不良反应临床较少见,但仍应引起足

7、够重视。而避免不良反应的最佳途径就是要准确地辨证施治。3.2明确使用宜忌六味地黄丸的主证是肾阴虚而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因此,对于肾阳虚而出现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者不宜服用。肾阳虚者有时亦可出现“腰膝酸软无力”的症状,但其全身或局部常有“形寒肢冷”的表现。所以,虽然同为肾虚,一者阳虚,一为阴虚,病机相反,不可混淆。笔者在调查问卷中发现,有25%临床医生在适应症上选择了形寒肢冷,说明存在认识误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