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学说研究现状与未来

中医情志学说研究现状与未来

ID:10338590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中医情志学说研究现状与未来_第1页
中医情志学说研究现状与未来_第2页
中医情志学说研究现状与未来_第3页
中医情志学说研究现状与未来_第4页
中医情志学说研究现状与未来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情志学说研究现状与未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情志学说研究现状与未来【关键词】中医情志学说;综述中医情志学说的研究内容涉及到人体、自然、社会等各个方面,并且突出其间的复杂联系,因此,从事此项研究时也应注重整体的、复杂的联系,从更高层次阐释其生理病理基础。笔者现对中医情志学说研究进展概述如下,以期对开展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1情志概念的相关研究  情志变化一般指喜、怒、悲、思、忧、恐、惊七情,但在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只提到五志、六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举痛论》又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2、》中提到:“七气者,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忧气、喜气、愁气。”至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论》中明确提出:“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先自脏腑郁发。”  对于情志因素通称为七情的原因,可能受到解剖知识、河图、临床实践的影响[1],陈言提出七情的依据可能与《礼记》有关。《礼记·礼运》云:“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结合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七情是人的情感、情绪反应与认知活动”[2]。因情感系统是指人类对各种事物和自身机体状态是否符合需要作出判断而采取不同态度的内心体验,其代表性心理成分为情感、情绪与心境,三者密切相关,在心理功能和外显表征方面常

3、难以截然分开。中医学中的情志概念相当于人的情感系统或过程[3]。乔氏[4]按照科学概念定义规则,在情志抽象概念定义下,对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逐一定义。认为除“思”之外,其它六情现代情绪心理学均有论述,其内涵基本一致。其不同之处是,情绪心理学关注的是一般特征,是对人类正常情绪特征表现的概括;中医学侧重机体脏腑气血状况对情绪的影响,是从临床角度对情绪的把握,并由此显示中医理论对该类情志的认知特征。  2情志致病性的相关研究  情志内伤导致疾病发生受到体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先天和后天因素。人先天所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特征,与后天环境的作用逐渐形成气质、性格等个

4、性心理特征,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造成了心身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等方面的不同倾向,过激或过久的情志刺激必须作用于特定的心理素质和生理功能状态才能发病[5]。换言之,对于七情是否致病及其所致疾病的种类、转归、预后等,均与社会、时间因素、个体心理素质的强弱、个性及其对实践的认知评价系统有密切关系[6]。  《黄帝内经》认为,情志致病可影响脏腑气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等;情志致病不仅可引起痿证、消渴等躯体疾病,还可导致癫狂、惊悸等精神失常类疾病,如《灵枢·本神》说:“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

5、,意伤则悗乱……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则意不存人……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从上文中还可看出,虽然人之五志所属五脏,但在致病时常数情相兼为病或交错为病等。也可将七情致病区别于外感及其他内伤病因的显著特点概括为:从发病途径及部位而言,直接伤及内脏;从病机变化而言,影响脏腑气机;从临床表现而言,常形神俱病;从七情之关系而言,常多情交织[3]。杨氏[7]则认为,七情致病的特点有:影响脏腑气血;常表现为精神症状;因体质而异等。可见,有关七情内伤的致病机理重点在于气机失调,进而累及血液的运行、津液的输布与排泄等生命活

6、动,病理机制复杂多变。  3情志内伤的现代研究  3.1动物模型的研制  情志所伤的动物模型研制大体分为三方面:(1)单纯外界刺激法。①“怒伤肝”模型。主要有夹尾法(用夹尾刺激引发大鼠打斗)[8]、捆绑法(用绷带束缚四肢,使之行走困难,装入笼内)[9]、模具法(A、用颈部枷锁套在大鼠的脖子上,模具影响大鼠日间理毛、挠痒等活动[10];B、将大鼠置于自制的束缚制动筒内,通过移动插片而逐步缩小大鼠的活动空间,调节到使其不产生强烈反抗的紧张程度)[11]、束缚水浸法[12]、旋转法[13]、光电刺激法(对大鼠施以光信号和电刺激)[14]等。②“恐伤肾”模型。王氏[15]用惊吓鼠

7、造成“恐伤肾”的动物模型。(2)药物造模法。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注射药量目前还不尽相同,有学者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16]。(3)药物加刺激法。此种方法采取夹尾加注射肾上腺素等[17]。  3.2情志致病机理的研究  3.2.1情志内伤与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  近年来对“怒伤肝”的研究多涉及到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严氏等[18]的实验显示,应激后大鼠巨噬细胞释放H2O2量减少,血浆皮质酮含量升高。提示不良情绪刺激可能使机体免疫反应抑制,其产生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兴奋性升高、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有关。黄氏等[19]对肝郁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