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疗法.doc

中医情志疗法.doc

ID:59545784

大小:1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1-09

中医情志疗法.doc_第1页
中医情志疗法.doc_第2页
中医情志疗法.doc_第3页
中医情志疗法.doc_第4页
中医情志疗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情志疗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情志疗法原文地址:中医情志疗法作者:心平气和是生命本能中国古代情志法主要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表述情绪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经典提法,其基本原理是脏腑情志论和五行相克论的结合,将人体归纳为五个体系并按五行配五脏五志,然后利用情志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来进行治疗的心理疗法,即运用一种情志纠正相应所胜的另一种失常情志。因此,它在心理治疗方法上独具特性。五行相克理论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相胜关系,即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内经》具体论述了情志相胜心理疗法的基本程序:喜伤心,恐胜喜;怒伤肝,悲胜怒;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

2、伤肾,思胜恐。1、喜伤心,恐胜喜。喜为心志,喜甚伤心气,可致喜笑不止或疯癫之症。治之以“祸起仓卒之言”或其他方法使之产生恐惧心理,抑其过喜而病愈。清代《冷卢医话》中记一江南书生因金榜题名考中状元,在京城过喜而发狂,大笑不止。名医徐洄溪就诊,佯称其病不可治,告之逾十日将亡。并吩咐他速回家,路过镇江时再找一位姓何的医生,或许能起死回生。书生一吓,果然病愈。但又因此郁郁寡欢往回走。至镇江,何医生就把徐洄溪早已送来的书信给书生一看,并解释其中的原由,于是书生经开释,病痊愈。2、怒伤肝,悲胜怒。怒为肝的情志表达,但过怒因肝阳上亢,肝失疏泄而表现出肢体拘急,

3、握持失常,高声呼叫等症状。治之以“恻怆苦楚之言”诱使病人产生悲伤的情绪,有效地抑制过怒的病态心理。《景岳全书》中记燕姬因怒而厥,张景岳诊后便声言其危,假称要用灸法才能治好。燕姬知道灸法不仅会引起疼痛,而且会损毁面容或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于是,继而转悲,悲则气消,将胸中的郁怒之气排解。这样就克制了愤怒的情绪,消除了愤怒引起的疾病。3、思伤脾,怒胜思。正常的思虑为生理心理现象。但“过思则气结”,可使人神情怠倦,胸膈满闷,食纳不旺等脾气郁滞,运化失常。治之以“污辱斯罔之言”激病人盛怒以冲破郁思,使病人重新改变心理状态达到治疗的目的。《续名医类案》中记有

4、一女因思亡母过度,诸病缠身,百药不治。韩世良借此女平时信巫,便离间母女关系,假托母死因女命相克,母在阴司要报克命之仇,生为母女,死为仇敌。女闻后大怒,并骂:“我因母病,母反害我,何以思之!”遂不思,病果愈。4、忧伤肺,喜胜忧。悲忧皆为肺志,太过则使人肺气耗散而见咳喘短气,意志消沉等症状,还可由肺累及心脾致神呆痴癫,脘腹痞块疼痛食少而呕等,治之可设法使病人欢快喜悦而病愈。《儒门事亲》中记有一病人因闻父死于贼,过度悲伤忧郁,心中结块痛不可忍。张子和便学巫婆的样子又唱又跳又开玩笑,“以谑浪亵押之言娱之”,使病人畅怀大笑,一二日后心下块皆散,不药而愈。由

5、此可见,我国古代情志相胜疗法在对有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症状也有很好的疗效。5、恐伤肾,思胜恐。过度或突然的惊恐会使人肾气不固,气陷于下,惶惶不安,提心吊胆,神气涣散,二便失禁,意志不定等病理变化。可以用各种方法引导患者对有关事物进行思考,以制约患者过度恐惧,或由恐惧引起的躯体障碍。其实这就是一种认知疗法,通过树立正确的认知来治疗心理疾患。《续名医类案》中卢不远治疗一恐死症就是首先用语言开导,然后带他学习一种“参究法”,即参禅,和患者一起研究生命之源,深究生死,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使患者对生死不再恐惧从而病愈。情志疗法在中国古代治疗心理疾病方面的确显示

6、出了巨大的功效,作为根植于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的这一疗法,我们应超出直观的感性水平来进一步认识它,并发扬它的长处,使之成为真正适合中国人的科学心理治疗方法。在史料记载中有许多的案例:激怒疗法传说战国时代的齐闵王患了忧郁症,请宋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理疗才能治好,如果我激怒了齐王,他肯定要把我杀死的。”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文挚推辞不过,只得应允。当即与齐王约好看病的时间,结果第一次文挚没有来,又约第二次,二次没来又约第三次。第三次同样失约,齐王见

7、文挚恭请不到,连续三次失约,非常恼怒,痛骂不止。过了几天文挚突然来了,连礼也不见,鞋也不脱,就上到齐王的床铺上问疾看病,并且粗话野话激怒齐王,齐王实在忍耐不住了,便起身大骂文挚,一怒一骂,郁闷一泻,齐王的忧郁症也好了。可惜,太子和他的母后并没有保住他的性命,齐闵王还是把他杀了。但文挚根据中医情志治病的“怒胜思”的原则,采用激怒病人的治疗手段,却治好了齐王的忧郁症,给中国医案史上留下了一个心理疗法的典型范例。逗笑疗法清代有一位巡按大人,患有精神抑郁症终日愁眉不展,闷闷不乐,几经治疗,终不见效,病情却一天天严重。经人举荐,一位老中医前往诊治。老中医望

8、闻问切后,对巡按大人说:“你得的是月经不调症,调养调养就好了。”巡按听了捧腹大笑,感到这是个糊涂医生怎么连男女都分不清。自后,每想起此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