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习题教学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

例题习题教学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

ID:10340694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例题习题教学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_第1页
例题习题教学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_第2页
例题习题教学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例题习题教学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题习题教学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数学教学,离不开例题习题教学,“学数学不做题等于入宝山而空返”。课本中的例题习题或我们选择的例题习题,具有示范性和典型性,一方面是为应用、巩固所学知识内容和训练技能,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知识、技能和能力三者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能力是在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中,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而得到发展的;同时,能力的提高又会加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因此可以说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毕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在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一、强化

2、审题习惯,避免失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变形求解能力在中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准确的计算、求解能力是主要任务之一,而在这方面学生恰恰容易出现一些失误。其原因之一是“轻敌”,认为都会做只要做出来就没错,二是只注意方法技巧的运用,不注意审题,不论计算、化简还是解方程、解方程组,认为都摆在那儿,题目没有什么可审,对题目要考你什么,须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根本不想,导致不必要的失误。例如:计算(a-b)÷(a+b)?(1/(a+b)),..毕业这是一个乘除混合运算题,同级运算应是先算前面的。题目虽然简单,但也要认真审题,否则容易得出“a-b”的错

3、误结果。二、要求学生动笔之前,先说出题目所具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在人的一切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如果对周围的事物不能进行系统周密的观察,他就不能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他的思维就缺乏坚实的基础。一些技巧性题目,肯定其特点也会更加突出,如果发现了这些特点就容易找到解决它的技巧和办法。如(1/3)2000×32001底数(1/3)×3=1指数2001=2000+1所以(1/3)2000×32001=(1/3)2000×32000×3=[(1/3)×3]2000×3=3。再如已知a+(1/3)=3求a2+(1/a2)的值。

4、根据已知条件求值,须把要求值的代数式用含a+1/a的代数式来表示。学生如果还观察不出特点来,不妨让学生先计算(a+1/a)2。(a+1/a)2=a2+2+1/a2不难发现a2+1/a2=(a+1/a)2-2。不先让学生动笔解题,而是先让学生说出其特点,既降低了难度便于学生寻找解题技巧,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三、一题多变、一题多思,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一题多变、一题多思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和良好途径。《几何》上有一题我做了如下处理。圆O1和圆O2外切于点A,BC是圆O1和圆O2的

5、公切线,B、C为切点。求证:AB垂直AC。(证明略,图略)此题两圆相外切的典型题。在证完此题后进一步提出以下问题让同学思考,讨论,探讨。1、延长CA交圆O1于D,连结BD,BD是直径吗?2、连结CO2并延长交圆O2于E,B、A、E共线吗?3、BC2=BD?CE吗?4、过E作圆O1的切线EG,G为切点,能得EG=CE吗?通过以上题目的多变多思,不仅能复习回顾综合应用前面的知识,而且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图形、一个题目会有多种变化,所学过的知识、技能、方法都可能一展风采,因此所学知识、技能、方法、技巧不是单一的,更不是只针对一个问题的。大千世界,千

6、变万化,等待我们去解决的问题也是形形色色,因此要把学过的知识技能方法技巧学牢、学活,培养自己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四、多对比、类比,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辨别能力有比较才有鉴别。在例题习题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对比类比,既能使学生对知识内容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又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更能培养学生对问题题目的分析辨别能力。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中穿插了两个有理数加法的题目,一是要锻炼学生的审题习惯,二是让学生思考回味有理数乘法与有理数加法的区别。而在授完有理数除法一节课堂小结时的四个计算中有两个是有理数相乘,一是进一步锻炼

7、审题习惯,二是思考回味有理数除法与乘法的相似之处。教学中通过多对比、类比有助于使学生弄清知识、方法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学生的审题习惯和辨别能力。五、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学生有不同看法或提出质疑,这正是求知欲、创造欲的流露,它必将推动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从而去发现去创新。在例题习题教学中,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很可能有不同的见解,甚至有学生怀疑所谓的正确的见解、正确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鼓励,并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见解或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如板演自己的思路见解,讲出怀疑的理由等。这无形

8、中鼓励了学生参与教学、发表不同见解和质疑,在课堂上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气氛,而这些不同的见解和质疑就是一种创新、创造的萌芽,长久下去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六、多引导学生把实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