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ID:11036429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_第1页
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_第2页
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_第3页
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_第4页
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摘要】数学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合作交流的场所;教师不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更应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应培养合作交流探究能力,要设计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数学思维;教师要善于点拨和激励学生共同探讨,鼓励问题的多样化;放权让位,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培养探究习惯。【关键词】数学教学;合作交流;探究能力【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5-0131-1.5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作为核心任务,目的在于改革传统的、单一被动的学习状态,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现代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科学控究的精神,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参与学习小组交流,给学生提供合作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一、设计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6引导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数学思维6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活动,既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的挑战,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它

3、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究性活动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讲,都是对常规课堂教学的一种发展和补充,使中学数学教学更加开放和更加开放和更加具有活力,它是当前中学教学课程及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如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一节,先提出以下问题:“什么叫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有什么联系?”“你还记得

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吗?”“你知道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吗?”通过这四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全等三角形是相似比为1的特殊三角形,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三个定理和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必然存在有内在的联系,所以或多或少都能用类比的方法猜想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此时指出有时观察所得到的结论未必准确。要求学生用实验方法进行验证。让学生自主探索而不是合作交流,可避免有些学生不加思考,盲目听从他人的意见,从而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的思考,真正调动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的特点将观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

5、始终,经过大量实践活动,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掌握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二、激发学生进行合作交流6这样教师就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师生关系为平等互助的朋友关系,教师给学生能够各抒已见的时空,使他们能够结合自己探讨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世界,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不但说出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还有对别人的观点提出置疑、反驳、评价。如: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后,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时,老师不讲,只用三根小木条摆弄成一个三角形,然后让学习分组研究:是否任意三根木条都能摆弄成一个三角形呢?若现有两条线

6、段的长为3cm和6cm,则第三条线段的取值应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与已知的两条线段组成三角形?学生七嘴八舌,七手八脚,有的摆弄,有的想。在老师的启发点拨下,一会儿学生就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总结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它的推论,而且能根据“三边关系定理及它的推论”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讲的同学很认真,听的同学很用心,有讲解,有操作;有验证,有质疑。就这样,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活动情境中,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很快地掌握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它的推论。课堂成了学生展示自己才能,发挥自己创造性的场所。三、教师要善于点拨和激励学

7、生菜同探讨,鼓励问题的多样化在教学中可以交换问题的角度,变过去追求问题的结果为注重问题的解决过程和发现新问题。例如:在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时,我只略举一个用量角器量一下同位角相等后,让同学们用量角器和尺子再做进一步探究,结果学生得到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的性质外,还得到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夹在两平行线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的性质。有的同学指出“书上只有讲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角互补的性质,会不会另两个性质不成立。”我及时表扬了发现者和提问者,并让全班再次验证这两个性质。结合教材内容,把一些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为

8、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搬出结论,急于运用结论解题,而要尽可能创设形成该推导过程和结论的过程探索情景,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论著认识规律和探索性问题的特点,结合初中生的认识水平。对学生的探索作一适当的引导,使学生观察、体验、猜想、归纳等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