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工业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的论文

货币政策的工业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的论文

ID:10344672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货币政策的工业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的论文_第1页
货币政策的工业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的论文_第2页
货币政策的工业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的论文_第3页
货币政策的工业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的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货币政策的工业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货币政策的工业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的论文内容摘要:本文构建我国产业结构因子增强向量自回归模型,探讨货币政策效应在工业行业层面上表现出的非对称性。模型总计包含七大振兴产业的91个主要经济指标和财务指标作为总体经济变量;此外,本文使用sfavar模型,刻画产业因子组成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显示,钢铁、有色金属和电子信息产业对货币政策的变动反应最为敏感,汽车和装备制造产业次之;而石油化工与轻工产业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反应敏感度最低。  关键词:产业因子货币政策sfavar  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

2、采用1999年1季度至2012年2季度的钢铁、汽车、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七个产业的应收帐款净额、产成品资金占用、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资产总计、负债合计、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13个变量,提取这些能反映产业全貌的存量指标和流量指标的公共因子,并用这些公共因子和货币政策变量建立结构因子增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影响上述各个产业公共因子的各种因素进行结构分解,定量分析货币冲击对产业的影响机制。  模型估计  (一)数据和变量的选取  本文的sf

3、avar模型涉及7个产业91个主要财务效益指标变量季度数据以及狭义货币供给量(m1)月末数同比增速总计92个变量,样本期间为1999年一季度至2012年二季度。本文变量数据来源均中经网数据库。  本文选取的七个产业是参照耿鹏、赵昕东(2009)所采用的产业划分标准,将国务院提出的十大振兴产业中可获取数据的七个产业作为分析对象。.  (二)模型的建立  本文首先针对91个经济变量所属产业进行分类,再依据各项变量的产业分组群提取出各产业分组的单一公共因子,包含:钢铁产业因子、汽车产业因子、船舶产业因子、石化产业因子、轻工纺织产业因子、有色金属产业因子、

4、装备制造产业因子、电子信息产业因子。  这样91个变量就分成了7个分组,然后分别对这7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以提取公共因子,在此本文应用主成分法确定因子负荷,通过对由随机变量所分成的7个组群,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把对总方差解释比例超过80%的一个主成分提取出来作为公共因子(钢铁产业因子占其所代理变量组群的总方差比例为79.233%,已经比较接近80%,本文也将其作为公共因子看待)。这7个公共因子基本包括了其所代理的7个组群91个时间序列的总信息量。由于本文以m1月末数同比增速作为货币政策变量,所以对所提取的7个公共因子也进行同比增速变换,并将公共因子

5、的同比增速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再依据7个组群的经济分类对七个公共因子进行命名,且将其与货币政策变量相结合做定量分析。  (三)结构向量自回归分析  首先,建立如下形式的p阶简化式向量自回归模型:  (1)  (1)式中xt是包含y1t、y2t、△y3t、y4t、y5t、y6t、y7t和mt的向量,其中yit(i=1、2、3、4、5、6、7),依次表示汽车、电子信息、石化、钢铁、轻工纺织、有色金属子、装备制造七个公共因子,mt表示货币供给增长率;c0是常数向量。aj(j=1…p)是8×8自回归参数矩阵,et是一个8×1白噪声向量,并且有:e(et)=

6、0及e(et,e`s)=σ。var模型要求时间序列是平稳的,经过检验本文对y3t进行一阶差分处理。  笔者计算得到各个冲击的响应函数和脉冲响应图。货币冲击对七个产业公共因子的影响结果如图1至图7所示。  货币政策产业效应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证实了货币政策的传导在钢铁、汽车、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七个产业存在显著的差异,下文对此作进一步的理论解释。  (一)石油化工产业  通过脉冲响应图3可以看出,一个标准差的货币政策冲击对石油化工产业因子的影响在2个季度后达到最大极值,使得汽车产业的因子增加0.009%,可以说

7、货币政策冲击对石油化工产业的影响较小。石油化工产业的扩张速度较慢,是导致石化产业因子对货币政策冲击振幅较小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汽车产业  通过脉冲响应图1可以看出,一个标准差的货币政策冲击对汽车产业因子的影响在5个季度后达到最大极值,使得汽车产业的因子增加0.013%,汽车产业因子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适中。这是由于汽车产业受到各种原因的综合影响。利润空间较大,受益于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客运需求增长和旅游业的发展,汽车市场呈现出“需求刚性”的特征,是我国汽车产销的高速增长阶段,自由资金充足,许多大的汽车集团纷纷成立财务有

8、限公司,对集团内部的结余资金进行管理,这使得货币冲击对汽车产业的冲击较小。  但是同时还应注意到,国内微型客车与自主品牌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