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构建高职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ID:10359042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构建高职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_第1页
构建高职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_第2页
构建高职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构建高职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构建高职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freel能力图表,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实习大纲及实施意见,教材、实验指导书,各种能力考核标准等。专业教学计划要体现明显的职业性和高职特色。课程开发必须坚持能力本位,突出实践性,打破学科性体系,加强综合课程的开发。辅助教学文件主要包括专业教学手册,计算机辅助教学CMI课件,教学挂图、胶片,电子自学读物等。专业教学手册的开发,使学生明确培养目标,了解每学期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竞赛项目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教学硬资源的开发,主要是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实

2、训中心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图书资源和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开发等。为了搞好教学资源开发,我校成立了教学资源开发领导小组。几年来,我们编制了富有高职特色的教学计划,且定期滚动修改,编写了课程教学大纲和实施意见、实习大纲指导书、专业教学手册等教学文件100多份;认真搞好课程开发,实施课程综合化,编写出版了体现素质教育,突出能力培养,反映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标准的高职教材10本。学校投资1000多万元,对原有实验室进行了改造,同时又新建了一批水平比较高的“CAD”、“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自动控制”、“单片机与PLc”、“数控加工”等实验室和实训中心,与徐州工程机械

3、集团有限公司等十几个著名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为高职学生的岗位实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充实师资队伍,以及时在校专业教师进行强化技能训练等措施加强了“双师”型队伍建设。目前,我校“双师”率达到了15%。4.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努力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将教学实施分为评价入学水平,制定学习计划,实施学习计划,考核学习成绩四个阶段。(1)评价入学水平。学生根据职业能力图表上的能力标准和要求,评价其入学时的能力水平。(2)制定学习计划。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当时的能力水平及教学进度计划制定自己的

4、学习计划,一般时间为两周。(3)实施学习计划。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按要求完成学习计划。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计划,实现培养目标,我校建立了由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课堂培养目标三个层次组成的目标教学体系,教学目标的内容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部分,要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师教案首页上均要鲜明地体现教学目标;学校不仅把教学计划发给每位教师,而且还把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目标、主要能力考核项目与考核标准以及多证制要求等编印成专业教学手册,学生一入学就发给学生,从根本上减少了教和学两方面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还建立了以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为基

5、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上,理论教学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逐步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突出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学方法上,广泛推行了讨论式、案例式、边讲边练式等教学方法,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手段上,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做到了计算机进教室,实行计算机联网教学,学生边学边操作。(4)考核学习成绩。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通过自测认为已掌握某项知识与技能,即可由教师进行考核。为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我校建立了以能力为中心的新的考核体系,实施了《高职学生学业成绩等级考核办法》,明确规定,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并重,以能力考

6、核为主,能力考核在课程考核中的权重不低于50%;能力考核注重平时考核,实行过程控制;实行等级记分制,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最后成绩。这种成绩考核方式,使学生从一味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索质。5.评价分析评价分析是五阶段周期循环高职教育新模武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分析的内容主要是培养目标、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实施和学生就业率等。通过教学评价分析,了解教学情况与教学质量,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保证高职模式的顺利进行和周期性提高。二、五阶段周期循环高职教

7、育新模式的特点1.以市场调研、目标确定、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实施和评价分析等五个阶段构成一个大循环,每一阶段有各自的小循环,形成一个大循环套若干个小循环的周期循环高职教育新模式。上一阶段循环是下一阶段循环的依据,下一阶段循环是上一阶段循环实现的保证。通过各个阶段小循环的不断运转,推动大循环的不断运转,大、小循环一齐动,使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2.培养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学生的培养目标由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提出,因而培养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容易实现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毕业生更符合生产一线的要求。3.突出了以能

8、力本位、以素质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从职业能力分析到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实施及评价分析都体现了学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