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慕课来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如何运用慕课来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ID:10359992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如何运用慕课来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_第1页
如何运用慕课来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_第2页
如何运用慕课来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运用慕课来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运用慕课来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摘要: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少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实际状况并不乐观。现阶段,慕课带给高职教育教学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生借助慕课可以随时聆听名师讲解,享用名课等一流资源。如何打破常规,运用慕课有效促进教学,是摆在教师面前新的课题。教育教学管理者怎样顺势而为,借此机会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和手段,不容忽视。文章通过对慕课的运用试点,理性剖析了借助慕课来提升高职教育教�OOC)用户学习有效性实证研究”(编号:15YB175),主持人:朱萍华。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1001-7518(20

2、16)29-0074-04  慕课(MOOC)即MassiveOpenOnlineCourse,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大规模网络在线开放课程。它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共同赐给教育的一场盛宴,它的到来,引起社会尤其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在慕课这场盛宴面前,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均持不同表现,或欣喜,或担忧,或观望,或排斥。有人认为慕课为学生创造了接受世界和国内一流大学教育的机会,也有人认为在线教育的培养质量远不能与在校传统教育相匹敌。无论如何,对待慕课,正如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所言,“在未确定慕课对高等教育是否具备颠覆性影响的前提下,参与其中是最好的选择”。“参与其中”,无

3、非先认识它、了解它,尝试着运用,而后冷静思考、多方审视分析,作出理性评判、科学导向。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长期任务,慕课是否能有效运用于高职教育教学,怎样面对慕课呢?  一、认识慕课  慕课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由授课者将课程资源进行有效传播,包括课程大纲、课程介绍、教学视频、习题、论坛等,每门课程有若干讲,每讲教学视频一般以15分钟左右的知识点内容组成。学习者通过视频学习可以分享知识、观点,在线与同学、教师互动,在线完成作业和通过考试,获取学分。从授课者和学习者的角度来看,慕课具有知识的碎片性、教学组织形式的传统性、学习方式的自由性、评价方式的多元性等特点。  随着互联网时代

4、的到来,慕课很快成为教育教学的宠儿,学生可以基于个人兴趣爱好随时随地的在网络上留下自己的学习痕迹,立体而便捷地接受知识,符合当代年轻人获取知识的习惯和喜好,也符合以学习者为“本”的价值取向。慕课学习形式主要是人机形式,和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如慕课较为重视课堂教学的预设,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教学中教师因势利导的过程和生成问题的精彩难以及时传递。此外,学习过程中传统课堂热闹的气氛、愉快的团队协作、集体聆听情感感染等也难以实现。正确认识及客观评价慕课,才能将慕课恰到好处地运用于高职教育教学。  二、运用慕课来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必

5、要性  近三十多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获得了迅猛发展,从高等教育的辅助和配角地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强技术技能型人才。然而,以江西省为例,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明显存在师资缺乏、课程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等现实问题。合理运用慕课,能较好地化解或缓解部分问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高职院校的优秀师资缺乏,借助慕课送来了“名师”  由于多数高职院校由中专学校或技校等升格而来,且升格之后很快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生源扩招期,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优秀师资缺乏,尤其是“双师型”专业教师的缺乏。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

6、学院(以下简称“本院”)为例,普通教师周教学工作量达到16课时,下企业挂职锻炼和进修培训等“充电”机会相应减少,从而导致教师的成长期延长,优秀师资凸显不足。慕课,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目前,全球慕课平台三巨头Coursera、edX、Udacity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大学的课程。一些国内顶尖和知名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面向全球免费开放在线课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领略名校名师风采。为促进学生更为有效学习,本院根据实际情况,从2014年开始引进超星尔雅和智慧树网等平台的二十余门慕课,对在校学生开放。教师引导学生选课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是将“名师”请进了校园。此外,就

7、教师本身而言,通过慕课也获得了难得的与同行名家沟通交流的机会,有效拓展教师的专业视野,促进整体师资水平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乏力,借助慕课引来了“名课”  高职院校普遍重视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但是由于办学资金有限,导致教学资源相对紧缺,课程开发和课程建设呈现活力不足。在有限的资源分配中,高职院校又往往重专业课程轻通识类课程,最为明显的表现是专业课程师资的引进和培养、课程建设的重视度均高于通识类课程,导致通识类课程教学效果总体不理想。而现有慕课课程资源的优势在于通识类课程,所以慕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