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失业保险替代率适度水平研究

论中国失业保险替代率适度水平研究

ID:10362552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论中国失业保险替代率适度水平研究_第1页
论中国失业保险替代率适度水平研究_第2页
论中国失业保险替代率适度水平研究_第3页
论中国失业保险替代率适度水平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失业保险替代率适度水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中国失业保险替代率适度水平研究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失业保险替代率水平的研究,找出失业保险的合理给付标准,达到既能促进就业又能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目的。【关键词】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替代率给付标准一、失业保险替代率实证分析失业保险水平是指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是否合理,是否造成失业率的波动的重要指标。(一)定量分析的限定前提条件条件1: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基数,失业保险水平是指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条件2:被保障人口不存在就业行为。条件3: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仅限于失

2、业保险金,不包括其他刺激就业等基金支出。(二)失业保险替代率函数基于上述的理论依据,我们可以确定失业保险水平模型。C*=UE/G(3-1)其中,C*代表失业保险水平,UE代表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总额,G代表国内生产总值。根据公式3-1算出中国的失业保险水平。如表2所示。接下来我们根据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总额和失业人数,测算出失业保险的给付金额。(表3)U=UE/P(3-2)其中UE代表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总额,P代表失业人口总数,U代表失业保险的给付金额。资料:中国家统计局。从此表可以看出,在1996年2006年间,中国的GDP呈

3、现出一种稳定的增长趋势,失业保险支出也同比增加。而通过平均工资和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水平,我们可以算出失业保险的真实替代率水平。R*=U/dash;20%之间波动。从做出的结果中显示出真实的替代率水平非常低。二、中国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的趋势预测(一)前提假设条件1:在理论分析中,假设理想状态下失业保险覆盖率为100%,失业人员享受待遇比率为100%。条件2:因为失业率受突发性事件的影响较大,不能预测,所以在这里代入自然失业率6%。条件3:享受失业保险的期限按照中国现行标准是最短48周,最长96周,进行测算。不可抗辩条款是人身

4、保险合同种的一项常用条款,但我国现行的《保险法》对不可抗辩条款规定的较为模糊。【摘要】不可抗辩条款从法律上讲是一种抗辩权的除斥期间,是对最大诚信原则的修正和限制,其产生源于保险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现今的环境下,其运用范围和程度应受到一定限制。【关键词】不可抗辩条款告知义务寿险合同我国现行的《保险法》对不可抗辩条款规定的较为粗疏与模糊,与国外寿险也通行的做法也存有差别。因此,完善不可抗辩条款的有关法律规定,对我国寿险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否引入不可抗辩条款也成为保险法二次修改的焦点。一、不可抗辩条款的内容及其产

5、生原因不可抗辩条款是寿险合同标准条款中保障保单持有****益的条款,是国际寿险业常用条款。不可抗辩条款(Incontestableclause)又称不可争辩条款(Indisputableclause),此条款内容是:在被保险人生存期间,自保险合同生效之日或合同复效之日起,经过一定时期(通常为两年)后,除非投保人不再履行缴纳保险费义务,保险人不得以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投保时的误告、漏告和隐瞒等为理由,来否定合同的有效性,解除保险合同或拒绝给付保险金。根据该条款规定,自保险合同生效之日开始,保险人就合同的法律有效性提出质疑的

6、法律有效期间是两年之内,该期间为可抗辩期。在可抗辩期内,保险人通过核保或调查方式,若发现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违反最大诚信原则,保险人具有抗辩权,可以解除保险合同。在两年抗辩期之后,保险人不得行使抗辩权,即使保险人查明投保人违反诚信原则,也不能解除合同或拒绝给付保险金。不可抗辩条款从法律上讲是一种抗辩权的除斥期间,是对最大诚信原则的修正和限制,其产生的原因在于:第一,寿险合同的期限一般长达十年或十几年,如在订立合同多年后保险人才主张解除合同,而此时被保险人可能因健康状况的变化成为不可保体,或因年龄较大重新投保需缴付较多的保险

7、费,损害了投保方的正当权益。还可能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借口投保人告知不实,不愿承担责任,故意为难,拒付保险金等,都会使被保险人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另外,寿险合同多为第三方利益所订立,当投保人作为当事人已经身故或被保险人也已死亡,受益人不是合同一方当事人,往往很难对有关合同的争议进行举证,如果保险人拒绝给付,实质上是让受益人承担被保险人的错误责任,这也很不合理,第二,如果保险法没有不可抗辩条款的一般规定,就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即保险人明知投保人在投保时未能进到如实告知义务,合同效力存在缺陷,但仍然予以承保,如不发生保险

8、事故,则按期收缴保险费,如发生了保险事故,则解除合同,拒不履行给付义务。这种情况显然有失公正,不利于保险业的发展。第三,最大诚信原则要求投保人在投保时如实申报有关保险标的危险的情况,如果保险人怀疑投保人申报的真实性,应该及时调查,而不应等到两年之后再调查。在订立寿险合同多年后保险人很难再对投保人在投保时申报的真实性进行有效的核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