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业保险替代率适度水平研究论文

中国失业保险替代率适度水平研究论文

ID:25870908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3

中国失业保险替代率适度水平研究论文_第1页
中国失业保险替代率适度水平研究论文_第2页
中国失业保险替代率适度水平研究论文_第3页
中国失业保险替代率适度水平研究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失业保险替代率适度水平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失业保险替代率适度水平研究论文【摘要】本文只要是通过对失业保险替代率水平的研究,找出失业保险的合理给付标准,达到既能促进就业又能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目的。【关键词】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替代率给付标准一、失业保险替代率实证分析失业保险水平是指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是否合理,是否造成失业率的波动的重要指标。(一)定量分析的限定前提条件条件1: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基数,失业保险水平是指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条件2:被保障人口不存在就业行为。条件3: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仅限于失业保险金,不包括其他刺激就业等基金支出。(二)失业保险替

2、代率函数基于上述的理论依据,我们可以确定失业保险水平模型。C*=UE/G(3-1)其中。从此表可以看出,在1996年——2006年间,中国的GDP呈现出一种稳定的增长趋势,失业保险支出也同比增加。而通过平均工资和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水平,我们可以算出失业保险的真实替代率水平。R*=U/W(3-3)其中R*代表失业保险的真实替代率,U代表失业保险的给付水平,而W则代表当地的平均工资。根据公式3-3可以得出中国的失业保险替代率水平大概在10%——20%之间波动。从做出的结果中显示出真实的替代率水平非常低。二、中国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的趋势预测(一)前提假设条件1:在理论分析中,假设理想状态下失业

3、保险覆盖率为100%,失业人员享受待遇比率为100%。条件2:因为失业率受突发性事件的影响较大,不能预测,所以在这里代入自然失业率6%。条件3:享受失业保险的期限按照中国现行标准是最短48周,最长96周,进行测算。(二)模型建立UE=P×R×B×D(4-1)其中,P代表城镇劳动力人口(即失业人员与从业人员之和),R代表失业率,B代表失业保险金,D代表享受失业保险金时间。为了进一步测定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模型,把4-1公式中的相关变量进行分解。B=W×R*(4-2)B为失业保险金,W为失业前工资水平(职工平均工资),R*为失业保险替代率。那么4-1公式可以分解为:UE=P×R×W×R*×D

4、(4-3)依据PEOPLE软件测算出2010年——2020年的城镇劳动人口,得出未来十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的区间。如表6、图3所示。三、政策建议(一)适当提高替代率水平按照发达国家的替代率50%——60%,我国40%来看,测算出的失业保险替代率的值在10%——20%左右是比较低的,因此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城镇工资的水平测算出合理的失业保险替代率。(二)依照最低生活保障金同比增加失业保险给付金额对比2008年11月公布的全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均支出水平是134元来看,2007年全国平均失业保障金200元明显高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具有一定程度的就业激励。但是考虑到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地

5、区差异比较大,所以对于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现行的失业保险就不具有再就业的激励。(三)借鉴西方国家的再就业激励措施1.是实行差别性的失业保险金给付期,促使失业者积极寻找就业机会。2.是实行限制性的保险金给付条件,迫使失业者尽快再就业。3.是实行浮动性的失业保险征税制度,抑制雇主对雇员的解雇,保持企业工作岗位的稳定,以减轻社会失业压力。(四)调整现行失业金的给付侧重点把失业保险金应用于对再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上,是解决员工失业问题的有效措施,并且有效的减少了居民对于失业保障金的依赖情绪,从而减少失业保险金的总支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