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案例分析要点提示

安全生产案例分析要点提示

ID:1036969

大小:200.50 KB

页数:96页

时间:2017-11-07

安全生产案例分析要点提示_第1页
安全生产案例分析要点提示_第2页
安全生产案例分析要点提示_第3页
安全生产案例分析要点提示_第4页
安全生产案例分析要点提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案例分析要点提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应该了解的内容一、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级别、类别和编制方法内容(或基本要素):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3、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4、应急设备与设施;5、能力与资源;6、保护措施程序;7、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8、事故后的恢复程序;9、培训与演练;10、应急预案的维护。级别: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地点及应急方式,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我国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将事故应急预案分成6个级别。1、Ⅰ级(企业级);2、Ⅱ级(县、市/社区级);3、Ⅲ级(地区/市级);4、Ⅳ级(省级);5、Ⅴ级(区域级);6、Ⅵ级(国家级)。类别(或类型):根据事故应急预案的对

2、象和级别,应急预案可分为4种类型:1、应急行动指南或检查表(针对已辨识的危险源采取的特定的应急行动);2、应急响应预案(针对现场每项设施和场所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编制的应急响应预案);3、互助应急预案(相邻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制定的应急预案);4、应急管理预案(综合性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应急的4个逻辑步骤:预防、预备、响应、恢复)。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包括总预案、程序、说明书、记录等4级文件体系。1、一级文件—总预案它包含了对紧急情况的管理政策、预案的目标、应急组织和责任等内容。2、二级文件—程序它说明某个行动的目的和范围,为应急行动提供指南。3、三

3、级文件—说明书对程序中的特定任务及某些行动细节进行说明,供应急组织内部人员或其他个人使用。4、四级文件—对应急行动的记录包括在应急行动期间所做的通讯记录、每一步应急行动的记录等。二、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一)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中关于伤亡事故经济损失包括哪几个方面:1、用于伤亡者的费用;2、物资损失;3、生产成果的减少;4、因劳动时间的丧失而引起劳动价值的损失;5、因事故引起的其他损失。(二)什么是伤亡事故经济损失?包括哪两个方面,各自的统计范围是什么?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

4、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1、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①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②丧葬及抚恤费用;③补助及救济费用;④歇工工资。(2)善后处理费用①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②现场抢救费用;③清理现场费用;④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3)财产损失价值①固定资产损失价值;②流动资产损失价值。2、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2)工作损失价值;(3)资源损失价值;(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

5、用;(6)其他损失费用。(三)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及包括哪些方面:《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规定了定量记录人体伤害程度的方法及伤害对应的损失工作日数值。该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造成的身体伤害。标准共分以下方面来计算损失工作日:(1)肢体损伤;(2)眼部损伤;(3)鼻部损伤;(4)耳部损伤;(5)口腔颌面部损伤;(6)头皮、颅脑损伤;(7)颈部损伤;(8)胸部损伤;(9)腹部损伤;(10)骨盆部损伤;(11)脊柱损伤;(12)其他损伤。第二部分应该熟悉的内容一、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1、按导致事故、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根据国家标准GB/T13816-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

6、类与代码》规定,分为6类:(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4)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5)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6)其他危险、危害因素。2、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分类(1)参照国家标准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16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2)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

7、处理办法的规定》分为七类。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害因素。二、危害因素的控制方法和措施控制方法或设计时应遵循的具体原则:(1)消除(采用无害工艺技术、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危害物质、实现自动化作业、遥控技术等);(2)预防(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熔断器、防爆膜、事故排风装置等);(3)减弱(局部通风排毒装置、低毒物代替高毒性物质、降温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