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煎加减方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的论文

玉女煎加减方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的论文

ID:10373878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6

玉女煎加减方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的论文_第1页
玉女煎加减方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的论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玉女煎加减方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玉女煎加减方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的论文【摘要】观察玉女煎加减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玉女煎加减方治疗,对照组口服消渴丸治疗,连续16i)<30kg/m2,糖化血红蛋白(hbalc)<11.0%;②均已排除了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继发性糖尿病;③且没有感染和严重的心、肝、肾疾患者;④凡入选试验病例均进行7d的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和积极体育锻炼,血糖仍高者列入观察病例。(2)一般情况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情况

2、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齐同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玉女煎加减方,石膏20g,知母12g,熟地6g,麦冬12g,川牛膝6g,葛根15g,丹参12g,赤芍6g,桑白皮9g,甘草3g。每日1剂,常规方法水煎服,早晚各1次。对照组给予消渴丸(广州中药一厂生产),每次10丸,每日3次,温开水吞服。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6周。同时,在观察期间,医生给予患者相同的饮食和运动指导。  1.3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判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

3、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及199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平洋地区(idfwpr)2型糖尿病政策组所制定的控制目标[3],血糖降低>30%为显效,降低10%至29%为有效,降低<10%为无效。(2)观察治疗前后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  1.4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均以x±s表示,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见表1,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略].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4、计学意义(p<0.01)。  2.2fpg和hbalc的变化  对于空腹血糖方面,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显示两药都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降低空腹血糖的作用治疗组有极明显优势(p<0.01)。hbalc方面,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显示两药都有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降低hbalc的作用治疗组有一定的优势(p<0.05)。见表2。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略)两组自身前后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p<0

5、.05,★★p<0.01  2.3不良反应  在观察其间,未监测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3讨论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内经》对本病已有记载,如“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且论述甚详。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由于素体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及瘀血内结所致,而内热是其主要病机,同时伴有阴虚和瘀血,病理属性为本虚标实,其病位在肺、胃、肾。玉女煎加减方具有清胃热,滋肾阴和活血化瘀的功效,对本病有很好的针对性。方中石膏、知母清阳明有余之火为君;熟地黄补少阴不足之水,为臣;麦门冬滋阴生津

6、为佐;牛膝导热引血下行,以降炎上之火,而止上溢之血为使,同时方中又加入大量活血化瘀之品,共奏其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