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花木兰》教学设计

欣赏《花木兰》教学设计

ID:1038198

大小:30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07

欣赏《花木兰》教学设计_第1页
欣赏《花木兰》教学设计_第2页
欣赏《花木兰》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欣赏《花木兰》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2课时课题欣赏《花木兰》课型欣赏教师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2、欣赏《花木兰》,进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特点。3、对比欣赏豫剧《花木兰》,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教学重点欣赏豫剧《花木兰》。教学难点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教学准备课本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学生行为预设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1、教师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种以及相关知识等有关资料的准备情况。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戏剧?今天向大家介绍其他

2、的学习内容?二、欣赏《花木兰》1、教师介绍剧种——豫剧(1)发展历史: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清代末年,它已流传于河南全省的腹心地域。了解相关知识导入歌曲了解豫剧的相关知识3(2)艺术特点:豫剧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质朴本色,雅俗共赏。(3)音乐特点:豫剧属于梆子腔系统,音乐以“高亢粗犷、豪迈激越”著称。豫剧形成以来就是个重唱的剧种,故有“宁唱十句戏,不道一句白”的艺谚。(4)代表剧目:《拷红》、《花木兰》、《朝阳

3、沟》、《好队长》、《打金枝》等。(5)优秀演员::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流派。常香玉,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巩县人,1922年出生,原名张妙玲。出身艺人家庭的她,九岁随父学戏,后改名为常香玉。“常派”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多彩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在艺术上广泛吸收京剧、评剧、

4、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大鼓等艺术之长,同时独创新腔,成为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被誉为“豫剧皇后”。2、欣赏《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A、简单了解《花木兰》的剧情。B、模唱:感受音乐风格。3、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A、揭示曲名:《花木兰》B、乐曲的旋律由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速度、情绪怎样?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可以欣赏几个片段3C、这首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什么?D、猜一猜:这首乐曲采用哪个戏种的基本音调?4、教师简单介绍:河北梆子(1)发展历史:河北梆子是河北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2)艺术特点:高亢、激越、慷慨是河北

5、梆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听来能使人有热耳酸心、痛快淋漓之感。(3)音乐特点:河北梆子的唱腔,属板腔体。唱腔高亢激越,擅于表现慷慨悲愤的感情。5、视唱曲谱6、分析作品结构:三段体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花木兰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