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济区经济合作发展及其对政治关系的影响

中华经济区经济合作发展及其对政治关系的影响

ID:10385079

大小:69.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6

中华经济区经济合作发展及其对政治关系的影响  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中华经济区经济合作发展及其对政治关系的影响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华经济区经济合作发展及其对政治关系的影响在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情况下,各种双边、多边的经济合作已成为国与国之间经济关系的中心内容。冷战时期那种以战略、政治考虑来主导国际关系的模式已不再占中心地位。而由经济全球化和广泛的经济合作带来的相互依赖关系(Interdependence)也已成为国际经济关系的最重要形式。这在东亚地区也不例外,这种新的经济关系对东亚地区的经济体系和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97年发生的东亚地区经济危机实际上也是新经济关系发展的一种直接表现。国

2、际经济合作有多种方式,而采用何种合作方式则取决于参与合作者不同的内部经济结构、区域劳动分工、经济体之间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以及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同时也还要受到与此相关的政治因素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才会有欧洲联盟那种高度经济一体化、参与的经济体相对平等、并朝向政治一体化发展的共同体;也会有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那种以一个超强经济体为核心的、参与者之间经济实力极不平均、经济一体化与政治一体化不并行的经济合作。而在中国所处的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区别、不同意识形态和政治实体的限制因素、缺乏多边制度性安排(M

3、ultilateralInstitutionalization)等原因,促成了区域经济合作的特别表现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市场经济力量为主要推动力、政府间的政策互动更多地取决于经济利益以外的政治目的,所以这种经济合作虽然方式灵活、发展速度快,但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且缺乏有共识的、促成经济一体化乃至经济联盟的制度化行为。本文主要讨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特别形式──中华经济区的经济合作[1].这个“中华经济区”包括中国大陆(以下简称大陆)、香港、台湾三个经济体;而经济合作主要指它们之间通过双边或多边贸

4、易和投资所形成的特别的经济关系,并非指那种由政府间以双边或多边法律协定方式确定的经济一体化的安排。这个经济合作有很独特的意义。首先,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而是在分离的华人经济体之间形成、发展的。其次,香港自1997年7月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它虽非真正独立的政治实体,但基于香港基本法的特别安排,仍然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而台湾则不仅是独立的经济体,也是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在这样的特殊政治关系基础上发展的广泛的经济合作,在国际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第三,在这个经济合作中,经济合

5、作的水平要远远超过政治关系的水平,甚至出现了很矛盾的现象,即飞速发展的经贸关系有时可以与政治冲突并行不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1995年李登辉访美后引起的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的政治关系危机。就在台海关系剑拔弩张的气氛中,双方的经济合作仍在持续发展。从这些例子来看,这个中华经济区的经济合作显然很值得研究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主要讨论以下问题:首先,这个中华经济区经济合作所带动的经济实力和意义是什么?这个中华经济区经济合作的基础、发展过程、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定位又是怎样的?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

6、再分析这个经济合作的发展前景对大中华地区的政治及安全关系有什么影响?比如其对中国国家统一的影响和对东亚地区将来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一、为“中华经济区”定位大陆开始经济改革之前,东亚经济体系是以日本的资本、技术、管理方式(尤指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DevelopmentalState)[2])为核心,以西方国家的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为主要市场需求,以“四小龙”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为第二发展阶梯的区域经济组合。有的日本经济学家称这种经济组合为“雁行式”发展模式,也有人称之为东北亚生产网络(Nor

7、theastAsianProductionNeticTerritory)[7]的关系。大陆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庞大市场。香港和台湾都有充满活力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拥有高效率的技术和市场开发能力,企业管理水平高,资本流动十分灵活。八十年代中期,香港和台湾的经济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升级换代的状态下,从资本输入经济逐步转向资本输出经济。在市场经济力量的压力和推动下,香港需要充分地利用其远东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中心的地位,来应付工业升级转移的要求。台湾则迫切地需

8、要开拓新市场,同时转移生产基地,以应付劳动力价格上涨、地价抬高、货币升值、环保要求上升等不利于产业发展的因素。而大陆则急需投资、技术、国际市场开发能力,来催动经济改革。三者之间长期以来早已存在着潜在的互补性,这些互补性需要构成了三个经济体之间广泛的经济合作的基础。但只有当大陆的经济改革创造了市场条件后,三者才可能在互补性和区域劳动分工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合作,“中华经济圈”才能真正地形成。然而,仅有市场力量的推动,并不足以形成这样的经济合作;政府政策向这类合作的倾斜,也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