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平原区速生杨秋冬季栽植技术的论文

豫东平原区速生杨秋冬季栽植技术的论文

ID:10395684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豫东平原区速生杨秋冬季栽植技术的论文_第1页
豫东平原区速生杨秋冬季栽植技术的论文_第2页
豫东平原区速生杨秋冬季栽植技术的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豫东平原区速生杨秋冬季栽植技术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豫东平原区速生杨秋冬季栽植技术的论文摘要介绍了豫东平原区速生杨秋冬季栽植技术,包括造林地选择、造林时间、苗木选择、栽植密度、栽植方法、树干涂白和人工看护等方面内容,以为速生杨秋冬季栽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速生杨;秋冬季;栽植技术;豫东平原区  欧美杨107、108及中林46、2025等杨树品种因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成材早、易加工的特点,被人们称为速生杨。速生杨深受广大农民喜爱,是豫东平原地区栽培面积最大、木材产量最高的树种,栽植速生杨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在豫东平原区,长期以来都是在春季栽植杨树。但春季可利用的时间相对较短,个别年份春季少雨,诸多客观原

2、因都影响了植树造林的质量。秋冬季的豫东平原区,阳光照射强度普遍减弱,气温降低,但土壤中仍保持较高的温度。试验证明,地温在5℃以上,杨树就可生根。雨雪过后,地温与土壤墒情仍得以保持,有利于新植杨树安全越冬。自落叶至封冻前,杨树地上部分已停止生长,苗木处于休眠期,是移植杨树的适宜时期。移植后1个冬季,地下部分可以长出5cm左右的侧根,并形成良好的愈合组织。在经过整个冬季的休眠后,翌年春季土壤温度回升,地下根系逐渐开始生长。一旦气温达到树枝发芽所需要的温度时,地下根系已然完全恢复,发出的新根能及时供给树体营养,促进地上部分的生长。使速生杨抵御倒春寒、抗春旱能力加强,整

3、株生长旺盛,生长态势明显增强。  秋冬季栽植的速生杨,在春天萌动前就已长出幼根,属于先生根后发芽,而春季栽植的杨树移植后根部受伤,需要愈合过程,属于先发芽后生根。.因此,同一品种因栽植时间不同,秋冬植杨树的萌动期、速生期均比春植提早20d左右。秋冬植杨树的的生长指标,如树高、胸径、冠幅及年生长量均大于春植,并且秋冬植杨树由于生根早、生长早,其抗逆性也优于春植杨树。“春栽一场病,冬栽一场梦”形象地反映了不同季节所栽植树木的生长特点,客观说明了速生杨在秋冬季栽植的效果较好。因此,速生杨要尽量秋冬植、早植,有利于苗木早生根、早萌芽,使杨树提前进入速生期,延长生长的时间

4、,提高栽植的经济效益。  1造林地选择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速生杨的生产潜力,应选择最适宜其生长的立地条件进行栽植。速生杨对土壤养分、水分及通气状况的要求都较高,喜大肥大水、土层深厚、排灌良好的造林地块。根据杨树生物学特征的要求,其造林地的主要条件包括:土层要深厚,土壤组成应是中壤、轻壤或砂壤,土壤有机层厚度80~100cm,地下水位在1.5~2.0m之间,要求要有流动的地下水,夏季最高水位不超过80cm,最低水位2.5~3.0m;要有一定的排灌措施。因此,平原区路沟河渠旁边是最适宜栽植速生杨的位置[1]。  2造林时间  自落叶至土壤封冻前均可栽植。秋季栽应尽

5、早,落叶即栽最好。杨树常规栽植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均可进行,最好是在11月下旬苗木落叶后至封冻前,这时气温下降虽快,但20~30cm以下土壤仍保持较高的温度。苗木栽植后,地上部分苗木虽没有萌芽,但地下部分可以发出新根并形成良好的愈合组织,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过早栽植,根系处于活动期,影响成活率;过晚栽植,起苗时易冻根,降低成活率。  3苗木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苗干通直圆满、木质化程度高的一年生或二年生优质壮苗。苗木高4.0m以上、胸径2.5cm以上。品种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可选春季栽植成活率低、生长速度快且相对抗病虫性强的72杨、中林202

6、5杨、中林2030杨,也可以选择欧美107杨、108杨、中林46杨等。  推荐使用当地苗木,尽量缩短起苗到栽植的时间,以边起苗边栽植为好。起苗时少伤苗根,要求保持根系完整。起苗前在苗木的一侧用醒目的颜色做好标记,栽植时按苗木原来的生长方向入坑,可提高成活率。若使用外地苗木,长途运输时最好根蘸泥浆,湿草包好,保证根系湿润,并要采取防冻措施。运到后要及时栽植,以防风吹日晒。大苗起后要适当减去1条早期萌发的枝条,这样可降低水分的蒸腾作用[2-3]。  4栽植密度  根据木材培养的主要用途,确定栽植密度,也可以根据气候、土壤决定,培育大径材与培育小径材的造林密度差别很大

7、。一般培育大径材,9~12年采伐,可用3m×6m、4m×6m、6m×6m、4m×8m、7m×7m的株行距;培育中小径材,7~8年采伐,可选用3m×5m或3m×6m的株行距;培育小径材,4~5年采伐,可用2m×3m、2m×4m、3m×4m、4m×4m的株行距。栽植时,杨树行间错开,株与株间呈三角形,以便通风透光。  5栽植方法  栽植穴要求至少长50cm、宽50cm,深度以50~70cm为宜,这样有利于吸收深层湿润土壤中的水分,并能使埋入地下的苗干转化为根,提高抗旱性和成活率。为提高树木的生长量,缩短培育周期,栽植时要穴施基肥。要求施有机肥5kg/穴或复合肥0.1

8、kg/穴。  栽植时先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