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连云港市实施“农家书屋”的思考

试论连云港市实施“农家书屋”的思考

ID:10397252

大小: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试论连云港市实施“农家书屋”的思考_第1页
试论连云港市实施“农家书屋”的思考_第2页
试论连云港市实施“农家书屋”的思考_第3页
试论连云港市实施“农家书屋”的思考_第4页
试论连云港市实施“农家书屋”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连云港市实施“农家书屋”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连云港市实施“农家书屋”的思考论文摘要:“农家书屋”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语境下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连云港市“农家书屋”建设已初见成效,然而仍存在着认识不清、力度不够、管理体制相对滞后等局限,有必要在认清现状和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剖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论文关键词:农家书屋;实践途径;文化传播;对策建议“农家书屋”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一项受到广大农民欢迎、利国惠民的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它由政府规划主导、社会各方参与、农民自主管理,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书难、借书难、看报难的问题,

2、满足农民求知成才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连丢港市积极开展这一工程,出现了红红火火的“农家书屋”兴办热潮。目前连云港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已初见成效,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与不足,制约着农家书屋工程的持续发展。一、连云港市“农家书屋”工程的现状从2006年国家新闻出版署提出试点“农家书屋”的要求后,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视,自2008年开始,“农家书屋”工程连续两年被列入全市民生工程项目的实事之一。江苏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经费划拨到位后,市财政立即

3、全额安排了配套资金。为了扎实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市政府还将“农家书屋”建设纳人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考核体系,下发了相关配套文件,并对目标进行分解,将任务落实到各县区和相关部门,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目标考核体系,从而增强了各县区建设“农家书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locaLhoST特别是2008年江苏省“农家书屋”建设经验交流会在连云港市召开后,该市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现场会,市新闻出版局定期对各地建设情况进行指导、督查和检查考核。各县区也制定了“农家书屋”建设规划和年度

4、实施计划,采取各种举措促进“农家书屋”建设。比如,东海县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制定了《2008年度乡镇文化工作考核办法》,并安排专项资金80余万元用于“农家书屋”建设;赣榆县、海州区等县区采取共建、捐建等方式,多渠道筹建“农家书屋”。仅2008年全市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有效保障了“农家书屋”建设的顺利进行。目前,在全市的1439个行政村中,已建成“农家书屋”636个,占总数的44.2%;“农家书屋”基本都设在行政村村部,面积均能达到20平方米左右。仅2008年就建成书屋474个,其中,东海县299个

5、,赣榆县37个,灌云县6o个,灌南县29个,新浦区15个,连云区9个,海州区25个。按照总体规划,到2010年全市行政村将实现“农家书屋”的全覆盖。从书屋的资源利用来看,书屋多依托村文化中心、村文化室所提供的阵地并实行设施共享,既能解决绝大部分农家书屋的阵地问题,又充实了新农村服务中心、村文化室的活动内容,达到了优势互补、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为节约资源,有的村还将“农家书屋”建立在有条件且热衷图书事业的农户家里,这样既避免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又达到合理规划、统一管理的目的。总体看来,连云港市的“农家书屋”建设已初见成效,并在逐步规模

6、化、上层次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二、“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涉及管理体制、人员素质、书屋活动安排以及资源整合运用、社会文化氛围等多个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束缚了书屋工程的可持续发展。1.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工作效率较低受到农村地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这一现实情况的制约,目前农家书屋在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规范。由于缺乏实利性和可显示性,目前的基层组织对于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并不很热衷。不少村镇的农家书屋缺乏专人管理,名义上的“专人”往往是

7、兼职、代管。有些农家书屋虽有专人管理,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管理人员往往文化层次较低,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上缺乏亲和力。虽有现实文化条件薄弱的因素以及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重经济、轻文化的不利氛围,也有形象工程、敷衍心态的因素,但在普遍层面上,反映出部分基层组织文化觉醒意识的淡薄。管理人员和管理体制上具有的不完备和不确定性,必然制约其他管理层面工作的开展。相关培训制度有时流于形式,对管理员的培训不够具体、专业,必要的图书分类、登记、保管和借阅等方面的培训并不到位。在此背景下,农村书屋的开放时间得不到有效保证,农民借阅图书不便,图书损

8、毁和丢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只有充分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专业化管理机制约束,问题才有可能得以解决。2.书屋内涵建设不够,图书覆盖面较窄,文化品味不高目前的农村书屋的图书结构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民的接受实际和现实心理需求等复杂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