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答案

ID:10420311

大小:37.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6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答案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答案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参考答案:1.B2.C3.A4.B5.C6.B7.D8.A9.C10.D11.C12.A13.B14.B15.D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简述小学语文学习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参考答案: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从语言文字训练、思想品德教育和智能发展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要求,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使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语文

2、能力得到协调发展;二是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智力等各方面得到同步发展;三是促使学生在思想、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等方面,包括知、情、意、行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2、简述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过程的特点参考答案:小学语文活动课是课程教材改革中增设的一门活动课程。它是在各类课程之外,通过一定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学生为主体,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的以实践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点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小学语文活动课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核心,也具有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共性。但是它又有特

3、殊性。其特殊性表现在:第一,活动课的教学目标侧重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第二,教学目标对每一个学生而言,并不整齐划一,因而具有较大的弹性;第三,与课堂教学课程明显不同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处于隐性的位置,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即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投入。较之于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1、如何理解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参考答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3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我国历史上的许多语文教育专家都指出了语文的工具特性。作为

4、一种人际交往的工具,由于人们往往只有通过运用工具而掌握工具,因此学生只有在尝试运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更好地掌握语文。为此,语文的工具性与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就联系起来。“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母语)材料,通过各种真实或模拟的交往情境发展学生的语言文字交往。目前,英美等国也非常强调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真实性,即试图让学生带着真正有意义的目标和需要去练习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至少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语文课

5、程目标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其中除一定的语文素养外,还包括道德情操与责任心,如文责自负、知识产权意识等;审美情趣;科学态度与创新精神;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个性品质;对祖国语文和人类文明的热爱,等等。其次,语文课程内容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文内涵,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再次,语文教学过程应该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精神,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肯定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反应;同时,要重视教师自己对语文材料的体验和感悟,使教学成为主体间的交往与对话。2、举例说明讨论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6、的应用要点。参考答案:讨论教学法的基本含义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个人意见,互相启发,互相学习。讨论可以采用集体讨论形式,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形式,但以后者为主。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讨论法,需要注意讨论法不仅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途径,而且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内容。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语文课上感知不同的讨论形式的特点及相应规则、方法,探讨各种讨论活动的相关规则和语言特点,如别人发言时注意倾听,在发言中对别人先前提出的意见给以回应;在任务小组或角色扮演活动中需要进行分工,确定小组各个成员的职责;

7、在小范围的讨论时注意控制音量,面向集体发表小组讨论结果时声音则要响亮;等等。讨论法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知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同时,通过讨论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倾听、表达及其调整的能力。讨论可以使学生亲历分享过程,感受分享和集思广益的作用。讨论的最佳境界不是教师控制下的问答,而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的自主交流。3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讨论法的组织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讨论话题。话题来源包括课本、学生关注的问题、有意义的突发事件等。在讨论前要保证学生对所要谈论的话题有相应的经验和

8、信息。讨论的话题要有助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充分调动其认知活动,如评论、鉴赏、解释理由等。这里有一些国外小学生的讨论主题,如学校的主要问题、对10年后的设想、一个令人恐慌的时刻、假如我是老师、假如我是市长、如果我能“隐身”、沙漠之旅,等等。讨论法的组织还需要教师引导讨论方向并适当控制讨论过程;教师作为参与者,运用眼神、动作、提问等鼓励较少发言的学生或提醒发言太多的学生;对意见冲突可提示其中隐含的共同观点,或重申讨论的目标;必要时可暂时终止讨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