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平时作业答案.doc

小学语文教学论平时作业答案.doc

ID:50944886

大小:12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16

小学语文教学论平时作业答案.doc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平时作业答案.doc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平时作业答案.doc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平时作业答案.doc_第4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平时作业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平时作业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学论第1次平时作业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我国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演变是“国文”时期、“国语”时期、“语文”时期、“新语文”时期。2.2001年3月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体现了“新语文”登上语文教育的舞台。3,台湾的小学语文课程名称为《国语》4,“语文”的“语”指的是语言和言语。5.作为语文新课标核心理念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含了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全员,二是全面,三是全过程。6.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人文性、民主性、实践性。7.语文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特征是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8.语文课程的建设着力点可

2、在开放和生态两个系统的建设。9.编制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是全面、适度、具体、分层。10.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编写原则是时代性和开放性原则、科学性与规范性原则、目标性和实践性原则。11.从“教教材”变为“用教材”,关键在于教师要胸中有书、心中有标、目中有人、用中有法、用中求“活”。12.自主性学习的核心品质是独立性。13.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互助性、互补性、自主性、互动性、评价的自主性。14.探究学习的基本特征为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15.探究学习一般可以分为提出问题、制订计划、调查研究、交流总结四个阶段。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5分)1.课程标准:由国家教育主管部

3、门颁布的规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一般分为总纲和分科课程标准(说明)两部分。2、蒙学读本: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教材。3、非认知因素:指的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包括学习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和。4、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构建性的学习过程,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5、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6、语文探究学习: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的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7、小学语文学法指导:是指小学语文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的传授

4、、诱导、诊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三、简答(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组成是什么?答:1、学校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课程,它包含“语文”“写字”“阅读”“习作”等。2、学校计划并实施的课外活动,如结合语文课的学习,可以“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读、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等。3、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规校风以及融洽的师生、学生间的人际关系等积极影响。2.简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演变。答案:1、1950年8月的《小学语文

5、课程暂行标准(草案)》2、1956年10月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3、1963年5月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4、1978年2月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5、1986年12月的《其以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6、1992年6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7、2000年3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3.简述什么是“九年一贯整体设计”答案:1、九年一贯,通盘安排。2、突出主体、实践能力3、阶段分明,大体有序4.简述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答案:1、小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

6、2、小学生的学习是以系统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3、小学生的学习是在一种互相帮助、竞争的环境中的集体交往活动。5.简述非认知因素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所起的作用。答案:1、非认知因素能够转化为学习动机。2、非认知因素可以帮助确定学习目标。3、非认知因素具有维持作用。4、非认知因素具有调节作用。5、非认知因素具有强化作用。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论述如何对小学语文课外学习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答案:1、图书馆、广告栏等课外阅读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阅读《自读课本》这一课外学习资源,实现课内外衔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利用社会上的图书馆、布告栏、报廊、标牌广告等文字

7、、图书资源、加强学生情感体验,使语文教学紧贴时代脉搏,社会生活。通过阅读网络资源,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2、参观、游览等实践活动资源的开放与利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文化场所举办的相关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等,在参与中开发利用课外语文学习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在参观中利用这些地方的人文资源。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社会调查、访问,在调查访问实践中开发课外学习资源。组织学生投身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发现探索,开放利用课外资源。组织开展各类竞赛活动,以赛促学,,如组织讲故事、朗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