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4例临床研究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4例临床研究

ID:10423887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4例临床研究_第1页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4例临床研究_第2页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4例临床研究_第3页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4例临床研究_第4页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4例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4例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4例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6年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4例,均行头颅CT定位,采用一次性微创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血肿靶点穿刺,经抽吸、粉碎、冲洗、液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4例。结果:存活52例,死亡12例,死亡率18.75%(12/64)。存活病例随访3~6个月后恢复情况:Ⅰ级,26例;Ⅱ级,16例;Ⅲ级,8例;Ⅳ级,2例;无植物生存状态。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损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等优点,是较理想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措施。[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

2、微创;治疗[中图分类号]R7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b)-036-02高血压脑出血,目前治疗手段多,疗效不尽相同。我们总结2001年1月~2007年1月期间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本组共64例,男42例,女22例;年龄34~78岁,平均54岁。GCS评分≥13分11例,9~12分36例,6~8分15例,3~5分2例;CT检查提示血肿位于基底节区44例,脑叶出血12例,丘脑出血8例,破入脑室者21例;血肿量:20~40ml者18例,41~60ml

3、者34例,>60ml者12例,中线结构移位:0~4mm者18例,5~9mm者30例,≥10mm者16例;患者入院前均有高血压病史,病程3~34年,入院后经头颅CT检查证实。1.2手术时机24~72h者11例。>72h者3例。1.3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在CT片指导下,简易定位,应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以血肿最大层面的中心点为靶点,按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选择穿刺点,避开大血管及功能区,用枪式电钻严格对准靶点,钻孔同时冲洗生理盐水降温,钻透颅骨后拔出针芯,插入塑料针芯,压住针柄刺入血肿预设深度,连接侧管,拔出塑料针芯,加密封盖,先用5ml注射器轻轻抽吸,直

4、至有阻力,用震荡手法使靶点位置形成空洞,插入针形血肿粉碎器,再用等量生理盐水冲刷击碎血肿,反复抽吸、粉碎、冲洗,清除血肿(量约50%)后,封密帽盖,侧管接无菌引流袋。1.4术后管理术后依病情,可开放引流或用2ml生理盐水溶解1~3万单位尿激酶注入,封闭侧管2~47h后开放引流;根据病情每日1~3次。及时复查头颅CT并指导治疗,待血肿基本吸收(5~10ml)后拔针,一般不超过1周。伴脑室出血者,行侧脑室穿刺、尿激酶注入、溶解、引流血肿,酌情做腰椎穿刺,行脑脊液置换,以畅通循环通路,减少脑室系统梗阻,预防脑积水。术后严密监测,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严格调控

5、血压,早期注意镇静,保持血压稳定,防止再出血;严密观察引流情况,术后24h内复查头颅CT了解残留血肿情况,动态跟踪复查头颅CT指导治疗;防治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应激性血糖增高、循环系统并发症等;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加强全身支持治疗,视病情尽早行康复治疗。1.5疗效评定以ADL分级法评价预后[1]。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行;Ⅳ级:卧床,但保持意识;Ⅴ级:植物生存状态。综合文献报道,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大致为:ADLⅠ级15%;Ⅱ级25%;Ⅲ级30%;Ⅳ级25%;Ⅴ级5%。2讨论

6、2.1手术指征[2]2.1.1适应证:①脑叶出血≥30ml;②基底节区出血≥30ml;③丘脑出血≥10ml;④小脑出血≥10ml;⑤脑室出血引起梗阻性脑积水、铸型性脑室积血者;⑥颅内血肿出血量虽然未达到手术指征的容量,但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者。72.1.2禁忌证:①脑干功能衰竭;②凝血机制障碍、有严重的出血倾向,如血友病;③明确的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引起的血肿。3.2手术时机近年来,主张早期或超早期手术者日益增多,从病理方面角度分析,脑出血发病20~30min颅内血肿形成,一般3h内血肿周围水肿尚未形成,6~7h后出现水肿,紧靠血肿的脑组织坏死,出现不

7、可逆损害,12h达到中度水肿,24h达重度水肿,随着深入的研究,多数学者主张早期或超早期手术[3]。过分等待病情的“稳定”,势必使多数患者失掉抢救机会,导致死亡。因此,对条件适合的患者,应该超早期或早期手术以清除血肿,及早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打破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改变所致的恶性循环[1]。从本组结果分析,早期或超早期手术,死亡病例增加,存活病例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满意。超早期6h内18例,死亡5例;6~24h手术32例,死亡5例;25h~3d以后手术11例,死亡2例;3d后手术3例,无死亡。2.3微创穿刺术治疗的优点7多方面研究表明,外科手术治疗较内科保

8、守治疗效果更好,特别是近年来开展的微创治疗因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