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政治参与视角下的政治稳定研究

网络政治参与视角下的政治稳定研究

ID:10436476

大小:6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6

网络政治参与视角下的政治稳定研究_第1页
网络政治参与视角下的政治稳定研究_第2页
网络政治参与视角下的政治稳定研究_第3页
网络政治参与视角下的政治稳定研究_第4页
网络政治参与视角下的政治稳定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政治参与视角下的政治稳定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政治参与视角下的政治稳定研究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政治稳定合作共治论文下载  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与功能分析  政治参与是指政治主体为了维护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依据政治系统固有或认可的程序和规范,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参与选择政治领导、影响政治决策和监督政策实施的政治运行过程,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体系的生存方式和运行规则。网络政治参与就是公民以网络为途径介入政治领域,参与公共事务的议决、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从而影响政治体系的生存方式、运行逻辑和政府决策过程的政治行为。  (一)网络政治参与改变了民主政治的特征和运行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以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传递内容的广泛性和参与

2、的便捷性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技术基础,带来了公民政治参与的革命性变革。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Negroponte)曾经说过,“网络媒介是传统媒介的掘墓人”。网络不仅仅是技术工具和传播平台,其突破了传统媒体由于时空间隔而导致的信息传输的种种障碍,网络的自由性和平等性极大地激发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兴趣和热情,从而突破传统民主模式的诸多局限,使政治参与的结构不断分化,在削弱政府集权控制能力的同时不断增强公民政治沟通的能力。网络参与有利于培育公民的民主理性和宽容精神,从而拓宽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诚如科恩(CarlCo-hen)所指出:“如果一个社会不仅准许普遍参与而且鼓励持续、有力、有

3、效并了解情况的参与,而事实上实现了这种参与并把决定权留给参与者,这种社会的民主就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民主。”一方面,网络技术的无中心化弱化了科层制下的等级观念,消除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有利于突破臣民文化的心理障碍,使所有公民都可以像政治精英和技术专家一样平等地接受和传播信息,平等地参与网络论坛。这种无中心化的传播方式使得社会控制从传统的单向支配衍变为双向互动,公民个人获得更多参与的自由和更便捷的参与方式。约翰·布洛克曼(JohnBrockman)就认为:“因特网让个人更有机会就公共事务发言。”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权力表现为一种技术权力(TechopoJordan)所说的技

4、术精英和个人之间,还表现在政治家和技术精英之间。个人在网络中获取权力主要是通过设立密码或代码等来抵消技术精英的主导地位,技术精英则通过对网络走向的控制来增强个人对网络技术的依赖,而政治家则从社会政治稳定、政治系统良性运行等角度来对网络技术加以控制。如何平衡网络空间里的权力争夺,正如哈耶克(Hayek)曾指出,“多数决策的权威性并非源出于即时多数的意志,而是源出于对某些共同原则的广泛同意”。相反,如果“无视对多数权力加以限制,从长期来看,不仅会摧毁社会的繁荣及和平,而且还将摧毁民主本身”。  因此,只有数量而缺乏质量的政治参与,无益于民主政治的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政治参与将有利于保护少

5、数派的权力,同时对多数权力加以制约。因为,在多数人难以达成共识的网络背景下,经过网络整合的少数派权力往往能够充分凸显出来。“以那些能最有效地动员自己特殊利益部队的人为特征的时代即将到来。少数派的否决取代了多数派的表决。”少数派权力的凸显将改变政治权力的配置方式和政治系统的运行模式,并对民主政治所标榜的“多数同意”原则构成实质性挑战。因此,网络背景下广泛的政治参与和少数派权力的凸显,将成为网络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和政治生活运行的重要方式。  (二)网络政治参与蕴涵巨大的整合功能  网络政治参与改变了传统科层制的政府运行模式。科层制之间信息的沟通是以直线方式进行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它的等级制

6、是知识的等级制。上层在各种细小问题的知识方面依靠下层,下层则在有关普遍物的理解方面依赖上层。”而网络参与是呈网络状传递的,科层制的直线型信息传递模式被网络所替代。克里斯·安塞尔(ChrisAnsell)通过对西欧国家政府治理结构的考察,提出用网络化的政体(TheNetworkedPolity)来代替传统科层制组织形式。在网络化政体中,国家“嵌入”社会之中,通过与社会组织网络的合作来实现公共治理的目标。  网络所具有的交互性、多媒体和超链接等特性,为网络信息的收集、交流和传播提供了平台,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网络“舆论空间”,网络政治参与藉此蕴含着巨大的整合功能。首先,整合网络信息。利用网络的优势,

7、把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等形式的媒体信息通过网络集聚起来,并根据点击率和回帖量把“焦点”信息遴选出来,形成媒体力量的共振和互动,从而把问题放大,形成强大的“聚焦”功能。  其次是整合网络民意。将网络舆论的论点整合起来,通过网络的聚焦和共振形成网络主流民意,进而将主流民意关注的对象塑造成为社会的焦点事件或热点问题,吸引社会各阶层的注意力,重构舆论的组织结构。网络依靠这种议程设置功能整合民众的关注点,完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