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选择的基本原则

高职课程选择的基本原则

ID:10440004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高职课程选择的基本原则_第1页
高职课程选择的基本原则_第2页
高职课程选择的基本原则_第3页
高职课程选择的基本原则_第4页
高职课程选择的基本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课程选择的基本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课程选择的基本原则课程选择就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即课程开发的主体根据课程目标,从客观的文化财富中提取一定的教育财富,以形成具体的可操作课程,它是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基本环节之一。从1859年斯宾塞提出著名的命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开始,课程选择问题一直是课程论的基本问题之一。高职课程选择的原则体系的构建是高职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它是一种规范性的话语体系,具体解决高职课程选择“该怎么办”的问题。一、职业定向原则职业是个体进入社会生活、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重要条件,职业本身就是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就是培养职业者,高职教育则更是把培养职业者作为

2、其中心任务。高职教育要培养社会经济生活中适应性职业者,这主要是通过具有一定职业走向性的课程内容来实现的。所谓高职课程内容的职业定向性,就是说高职课程必须为学生进入未来职业世界提供某一工作岗位或岗位群所要求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情感态度结构等,以使学生能得到职业世界的认可。相对普通教育课程来说,职业定向性可以说是高职课程内容的一个显著特点。现在的高职教育正逐渐转变为一种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并且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与管理正逐步公司化,即一些专门从事此类业务的公司开始出现。职业资格证书代表着学生进入职业世界的教育资本,这种资本是有形的、实在的。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是一种典型的职业定向

3、教育,职业的需要是教育的出发点,行业所制定的某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是课程内容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有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模式,如北美的CBE模式,即“能力本位教育”。在这一模式中,职业工作能力分析是其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行业专家做出的职业工作能力分析的结果,也就成了课程选择的现实依据。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具有世界级影响的课程开发模式在进行课程选择时的鲜明职业定向性。高职课程选择的职业定向性应理解为是一种特定化与非特定化的整合。一方面.高职课程选择要针对学生未来某一职业岗位,来选择特定化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由于职业的内涵是不断变化的,人的职

4、业也是不断流动的,所以,高职的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厚基础、宽口径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更强的适应能力。二、多元互补原则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整体的人,学生也是以整体生命进入职业世界的。所以,要求高职院校的课程能涵盖学生的整体精神。这样,高职的课程如何关注学生的整体精神构建,就成了高职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研究视点。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选择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并对它们进行整合,使各种性质的课程内容达到多元互补。职业教育课程并不是专业课程一统天下,普通课程也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职课程按性质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专业课程和普通课程两类。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使这两类课程相互协调、

5、互补显得极为重要。专业课程关注的只是学生整体精神中的某些部分,如掌握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形成一定的理论素养;掌握与某一职业岗位相应的操作技能,以提高实践能力;理解职业岗位所需的情感态度,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等。普通课程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普遍的教育价值,发展学生的共同性和一般潜能。现代社会生活包括许多方面: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伦理的和科学的等。学生要在现代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并创造新的价值,有赖于普通课程为其提供广泛的教育性经验,有赖于一种全面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这样,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普通课程相互融通与统一构建,才能保证高职教育是一种完整的人的

6、教育,而教育的完整性的实现是保证学生精神的完整性、生活的完整性的重要前提。在专业课程内容,各组成部分同样也存在一种多元互补的关系。每部分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只能对学生进行某些方面的专业训练。所以,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选择专业课程内容时,就必须保证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整合与互补,使专业课程为学生进入未来职业岗位提供充足而系统的专业训练。高职专业课程内容的互补关系主要体现在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的互补性上。理论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与理性思维能力;而实训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专业操作技法。所谓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是一种整合了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统一体,内部存

7、在一种学术性与操作性的互补。关于专业课程内容也可以从结果和过程两个维度来划分,即所谓的概念原理知识与过程方法知识。概念原理是专业探究的结果,过程方法知识是对专业探究过程与方法的描述,这两者一直被看成是课程内容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而课程论也一直在对概念原理知识与过程方法知识的整合互补问题进行探讨。高职教育的普通课程涵盖了文化基础课程、人文课程、科学课程等课程类型。文化基础课程主要是为学生的学力发展与职业发展做双重准备;人文课程能丰富个体精神,使学生能理解人生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获取人生智慧,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科学技术社会,需要科学课程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