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曲《西域随想》音乐形态及其演奏表现分析

筝曲《西域随想》音乐形态及其演奏表现分析

ID:10442406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筝曲《西域随想》音乐形态及其演奏表现分析_第1页
筝曲《西域随想》音乐形态及其演奏表现分析_第2页
筝曲《西域随想》音乐形态及其演奏表现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筝曲《西域随想》音乐形态及其演奏表现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筝曲《西域随想》音乐形态及其演奏表现分析  摘要:筝曲《西域随想》是一首以新疆音乐为题材,运用现代创作技法并且具有狂想曲特征的古筝曲。筝曲《西域随想》的创作突破了传统的古筝五声调式定弦的局限,使古筝也可以演奏七声型风格的作品,丰富和拓展的古筝作品的风格及类型。除此之外,《西域随想》还创造性的发展了摇指、轮指左右手快速指序、叩击、拍击等多种新的演奏技法。这些创新都对古筝表现音乐具有推进及完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关键词:筝曲;音乐形态;西域随想  一、创作背景及创新的定弦  《西域随想》是王建民于1996年创作的,

2、本曲主要采用的是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反应新疆风土人情的一首筝曲。新疆的音乐总给人一种豪放、大气以及豁达的感觉。除此之外,从古代开始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许多宗教即袄教、佛教、伊斯兰教在这片土地上萌芽、发展,这仿佛为新疆的音乐盖了一层薄纱,增添了几分神秘之感。新疆因为它生态环境差异、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宗教多元、民族和语言多源、东西文化交汇等因素使其音乐丰富多彩且特点鲜明。《西域随想》这首筝曲采用的现代的创作手法,用钢琴化的语言谱写了乐曲。它使用是不同于传统五声音阶排列方式的七声音阶、不完全八度周期人工定弦方式。这种

3、定弦方式克服了传统演奏中,变化音都需要左手按弦才能完成的局限,使左手得以解放,同时担任许多节奏型和快速技巧的呈现是的乐曲从听觉上更有西域风格的特点。  二、音乐形态的分析  《西域随想》是一首以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为元素,运用现代作曲技法且具有狂想曲特征的古筝曲。乐曲的引子部分以新疆少数民族龟兹音乐为基础,在G调式的基础上加上了1、还原4以及升4的音。引子运用富有民族特色音调、旋律,为全曲奠定了基调,为后面的慢板与快板做了引入、铺垫。乐曲开始是在弱拍上进入,紧接着是附点的节奏。这样的节奏型具有鲜明的新疆少数民族的音乐

4、特点。在音程的使用上,大胆的运用了二度叠置的和弦、增三度和弦以及四度叠置和弦等。这些不协和音程的使用大大增加了乐曲的色彩明暗的对比,为音乐增添了几分神秘以及妖娆感。随后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左右手快速指序以及琶音的演奏技法,将旋律一层层推进。  慢板首先以模仿新疆的达卜华丽的鼓点作为引入,为随后的音乐做铺垫。和引子一样,慢板的旋律仍然是从弱拍进入,多用附点节奏以及装饰音,使旋律具有灵动性。慢板体现了新疆少数民族5/4拍和6/4拍交替演奏的特点,在右手流畅、优美、富有动感的旋律下,左手始终模仿着达卜的鼓点,为之伴奏。最后右手摇

5、指响起,左手奏着与前段右手旋律呼应性的音符,慢板结束,场面渐渐归于平静。  随着清脆、颗粒清晰的刮奏进入,打破了慢板结束的平静,乐曲进入了多段式的快板。  多段式快板的第一段,在这段乐曲中以5/4拍为拍子,在节奏上大大增加了切分,附点及空拍的运用,同时在演奏技法上,模仿达卜鼓点的拍、击、扣的技法贯穿着本段旋律。此段旋律仿佛是为后面第二段快板埋下了伏笔。随后的散板相当于一个过渡段落,预示这该曲真正的高潮即将开始。多段式快板的第三段相对之前第一段快板更为急促。右手时而跳跃的单音,时而欢腾小撮与左手象征性的和弦内小撮相结合,

6、随着较自由的音阶随意串联,乐曲进入了较舒缓的旋律中,这堪称全区的精华,及韵味与技巧为一体人听众一饱耳福。  多段式快板的最后一段也是整曲的最后一段,乐曲从缓慢的速度开始,最终,乐曲通过右手三个拍板和左手的三个小撮干净利索的结束了整首乐曲,也正是这种巧妙的结束使听者在整曲结束耳边仍回响起音乐的旋律。  三、演奏技法的分析  《西域随想》巧妙的通过高难度以及创新的演奏技巧传达乐曲的音乐意象,下面我们就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演奏手法。  (1)左右手快速指序  乐曲以欢乐轻松的感情为基调,左右手的快速指序的演奏技巧在王建民老师

7、的作品中屡见不鲜,特别是长摇段落的左手伴奏及乐段之间衔接的部分大多是用指序技法来完成的。  (2)双手模仿打击乐的演奏手法  全曲最富有特色和创新意义的演奏技法就要数双手的模仿打击乐拍、击、扣的演奏技法了。双手模仿达卜的演奏手法贯穿整曲,通过这一些演奏技法,为听者营造出具有新疆少数民族风格的音乐氛围,是音乐更加富有动感,激发听者舞动的潜能。  四、结语  现代古筝演奏风格、演奏技法的丰富多样,它反映出当今古筝发展的趋势。在当今这个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环境下学会借鉴西方的一些科学的作曲理论演奏技巧,进行自我完善加强

8、。在借鉴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将传统的乐曲传承、保留下去。传统的乐曲反映着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保存着我国各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历代筝家们传承的精神所在。如何将中国传统筝乐中的韵字与现代的作曲方法相结合,通过现代的演奏技巧更为准确的演奏出来,是当今古筝曲创作发展的趋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