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筝曲《西域随想》创作手法创新

浅谈现代筝曲《西域随想》创作手法创新

ID:10607702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浅谈现代筝曲《西域随想》创作手法创新_第1页
浅谈现代筝曲《西域随想》创作手法创新_第2页
浅谈现代筝曲《西域随想》创作手法创新_第3页
浅谈现代筝曲《西域随想》创作手法创新_第4页
浅谈现代筝曲《西域随想》创作手法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现代筝曲《西域随想》创作手法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现代筝曲《西域随想》创作手法创新【摘要】近年来经过众多艺术家们的不断继承与创新,筝曲风格已不局限于传统色彩。现代筝曲《西域随想》是王建民先生采用人工调式的创新曲调,摒弃传统的五声调式所作。该曲在传统素材的基础上尝试作品的创新与探索,突破传统五声调式的局限而设计新调式,在整个曲调中融入特有的变化音定弦,即在琴码保持不动的前提下,同样能够非常自然地进行转调。本文主要浅析该曲目创作手法的创新。【关键词】现代筝曲;《西域随想》;创作;创新一、古筝定弦(一)传统古筝定弦5传统古筝定弦使用的是我国以宫、商、角、徵、羽为代表的传统定弦法。历史上,为了解决古筝转调的问题,前人先后发明

2、了转调筝和蝶式筝,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和长期的传承,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古筝和弦一般表现为四五度叠置的协和和弦,所以从其表现形式上较难达到丰富的效果。不管是纵向复合还是横向转调都存在较大的困难,给作曲和演奏带来了一定的封闭性,难以有突出的发挥余地。经典的五度生律,大大的限制了古筝曲调创作的题材和风格,演奏技法的固定导致曲调、曲风、韵律等领域难以有创新的突破,当代作曲家在学习和借鉴西方作曲技巧后,其融合性创作过程因此也受到了古筝定弦的限制,因此,寻求一种创新式的转变势在必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工人调式定弦应运而生。(二)《西域随想》的定弦此乐曲的定弦方式

3、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焦金海先生称之为“古筝第一定弦法”的规范五声音阶中,而是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诸多的变音,即人工调式定弦。人工调式定弦是由当代作曲家梅西安发明的一种作曲方法,是对传统调式的一种突破和创新。我国现代作曲家们在借鉴国外作曲技巧的基础上,将西方作曲方法巧妙地融合到我国民乐创作领域,推陈出新。尤其是在传统演奏乐器古筝曲目的创作中,创新式引入了人工调式定弦,打开了我国现代古筝曲目创作新领域和新技巧的新局面,为古筝艺术在当代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打下扎实的基础,作出突出的贡献。该方法是对过去定弦的一种革命性突破,使用新定弦法重新排列弦序,对整个曲目的曲调、曲风、节奏以及演奏技巧等

4、诸多方面带来了转变,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为古筝演奏带来了生机,同时也深深影响着我国当代古筝创作的方向。5该曲定弦采用七声音阶(如图1),完全摒弃了传统的五声音阶创作,更多地借鉴新疆地区民族特色的音乐调式,由作曲家在作曲过程中根据每个部分的需要来设定。此乐曲的定弦方式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出现了诸多的变音,这种变音的出现,恰好与西域音调相衬,更好的将中原音调和西域音调合二为一,在乐曲演奏中表现浓郁的西域情。《西域风情》通过人工定弦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新疆地区特有的异域风情,让人联想到一望无垠的广阔戈壁,丝绸走廊中的驼铃仿佛就在耳边响起,维吾尔族少男少女们正在翩翩起舞,该作品已经

5、成为现代古筝创作的一个里程碑,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荣誉,也是现在古筝曲目创作的一个发展方向。目前,类似《西域随想》采用定弦表现方式的曲目很多,较为著名的有《长相思》和《箜篌引》等。二、乐曲节拍、节奏《西域随想》除运用常见的2/4、3/4节拍外,5/4、6/4、2/8、3/8、4/8、5/8、6/8等节拍随处可见。大量的复合节拍的运用,也是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特色,更加衬托出边疆独特的音乐风情,仿佛将听众带到了浩瀚的戈壁滩上,悦耳的驼铃声中。本曲采用大量非固定节奏型,节奏复杂多变、重拍鲜明,在旋律的进行中经常有节拍的盈增和亏减,这种创作手法与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特色相一致。对

6、于古筝创作来讲,采用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创作,还原少数民族音乐风格,5《西域随想》的出现无疑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新疆维吾尔族音乐中常见的固定节奏型有2/4节拍的来派尔节奏型。这些富有特点的节奏型在《西域随想》乐曲的慢板、小快板及快板的舞曲段落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从节拍、节奏型分析来看,王建民先生创作的《西域随想》是古筝曲创作中的一大创新。三、演奏技法5传统创作中的作品,通常遵循着固定的演奏方式和技巧。无非是右手遥指、撮弦、快四点的反复使用,左手亦如此。自上世纪80、90年代,像《西域随想》这类体裁的创新型乐曲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古筝演奏的技巧。④本曲中“叩、击、拍弦”的独特

7、音响效果相信令你过耳难忘。“叩、击、拍弦”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的创作中,其创作手法与新疆少数民族大型乐舞中的手鼓音响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与乐曲所要阐释的乐思相符合。如《西域随想》节奏稍快的第三段小快板就是一个精彩的敲击音响片段。作者精心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敲击方法,即掌击琴板、握拳击琴板、拍击琴弦。在音乐的贯穿发展中,同时融入这三种不同的敲击音响,将这种非常规的演奏技法形成的“非乐音”音响与旋律音调的“乐音”音响相结合,在对比中达到完美的融合统一。再加上作者精心设计的一系列富有民族特色的节奏组合变化,这种不规则的强烈的音响交替,造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