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护理体会

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护理体会

ID:10453986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护理体会_第1页
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护理体会_第2页
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护理体会_第3页
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护理体会_第4页
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护理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颈椎骨折并截瘫的患者50例,行前路减压植骨术治疗,在围术期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就治疗前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0例手术均成功,按Frankel分级评价:A、B级0例,C级5例,D级20例,E级25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实施围术期护理,明显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关键词: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

2、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22-025颈椎骨折并截瘫在临床较多见,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为主要治疗方法,围术期护理为降低手术风险的关键[1]。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颈椎骨折并截瘫的患者50例,行前路减压植骨术治疗,在围术期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就治疗前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15-58岁,平均(37.9±4.5)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32例,高处坠落伤13例,重物砸伤3例,其它2例。按

3、Frankel分级对脊髓功能进行评价:A级11例,B级20例,C级13例,D级6例。均行CT、X线、MRI检查确定颈椎椎体成角畸形压迫脊髓神经,爆裂粉碎骨折脱或可不同程度的压缩,合并椎体附件骨折9例。全并伤心;上肢骨折10例,失血性休克9例,软组织挫裂伤15例,内脏挫裂伤7例,下肢骨折11例,脑震荡13例,合并心血管、呼吸功能异常9例。1.2方法。本组50例患者均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治疗,在围术期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2.15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患者多为突然创伤,因四肢瘫痪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加之对手术预后的担心,易产生绝望、恐

4、惧、悲观、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需主动和患者沟通,就病情的基本知识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目的、注意事项向患者进行相应讲解,并介绍同类型成功的病例,让其了解手术复位及术后康复的重要性,每次操作治疗前行解释说明,消除患者焦虑情绪,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主动配合治疗。②术前准备:对各项术前工作进行完善,准备急救仪器、药品、吸氧装置、监护仪器,并检查确保仪器的性能。迅速建立至少两条或以上静脉通路,准备气管切开包,以处理呼吸道窒息情况,并就术后正确的康复锻炼方法向患者进行指导,对治疗期间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预防。③颅骨牵引护理:将患者床头抬高15°

5、-30°,保持颈椎屈曲型骨折患者颈部为略过伸位,骨折为伸展型时保持中立位,用砂袋在头两侧固定,给予低枕使用,枕部放棉圈,对感染进行预防,为确保牵引的有效性,需保持头、躯干呈同一水平并固定。1.2.2术后护理。①病情观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在导管未拔出、全麻未苏醒前,对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神志进行观察,待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全麻苏醒,将其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并将全麻导管拔出。嘱患者采取平卧体位,每2h行1次轴位翻身,对切口处渗血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神志、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情绪的变化,观察患者有无异常心理状态,有无烦躁情绪,防止皮肤受压,及时

6、发现并处理异常。②颈椎稳定性的保持:植骨块在术后脱出为治疗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与术后早起床、体位不当及手术技术均有相关性,故术后需保持颈部于中立位5,给予沙袋在两侧放置,颈部活动避免过度屈伸,行一定程度的限制。③泌尿系统并发症的预防:患者术后均需较长时间的卧床,需在此期对尿液的色泽、量进行观察,鼓励患者多饮水,指导行膀胱功能锻炼,对导尿管夹闭,每2-3h行1次放尿,每周行1次导尿管更换,尿袋每天更换,并行膀胱冲洗,以对泌尿系结石形成进行预防。④饮食护理:患者长期卧术,缺乏运动,会对胃肠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之各种药物的应用、体位的改变,使患者肠

7、蠕动减慢,食欲降低,可在早期指导患者行定量定时进餐,选择易消化、粗纤维、高热量的食物应用,减少高脂肪、高蛋白的摄入,对腹部行环形按摩,以降低便秘和腹胀的发生率。⑤功能康复锻炼:指导患者在术后次日行手、肢体、关节活动,主要为主动活动,并辅助被动活动,但需对颈部活动进行限制,使颈椎的稳定性得以保持,患者长期卧床时,需白天隔2h行1次翻身,夜间可隔3h行1次翻身,为防止压疮形成,对受压部位用50%红花酒精进行按摩[2]。1.2.3出院指导。颈围固定在出院后需行2-3个月的坚持,避免颈部活动过度。骨折经X线拍片检查呈融合显示后可将颈围去除,颈围解除时需

8、渐进实施。并加强行关节、肢体、手的功能锻炼,夜间防颈肩着凉,枕头高低适度,植骨块在愈合后,行颈部功能锻炼,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