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干预.doc

22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干预.doc

ID:17817554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6

22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干预.doc_第1页
22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干预.doc_第2页
22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干预.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22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干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2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2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准备;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病情监测记录、体位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人护理方案制定合理,无1例因护理不当而出现并发症。结论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准备;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病情监测记录、体位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治疗疗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关键词】颈椎前路手术植骨内固定术护理颈椎前路手术的解剖比较复杂,

2、术野较小,且毗邻重要器官,难度大,早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3.0%-30%[1],所以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2002年8月—2010年5月我院共施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2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28-56岁,平均42岁。颈椎病7例,颈椎骨折12例,颈椎滑脱3例。伴高位截瘫4例,不全截瘫18例。本组除1例颈髓高位损伤患者需要终身使用呼吸机外,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多数患者认为颈椎手术危险性大,担心有生命危险,顾虑手术后瘫痪,担心术后疗效不佳,高昂的医

3、疗费用会给家庭增添更多负担。应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向患者介绍手术特点及治疗效果,让同类术后病友现身说法,从而解除患者的顾虑,增强自信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治疗。2.1.2术前准备本组手术为骨科较大型手术。术前给患者讲清手术及特殊检查的相关知识,术前准备项目如体位训练、术前禁食(饮)的意义及配合要点;并说明吸烟对手术及术后的危害,对吸烟者劝其戒烟,术后需绝对卧床休息;为避免排尿排便困难,指导患者床上使用便器练习,并教会正确使用腹压,排空大小便,减少残余尿量,避免尿路感染,教会正确咳痰方法及缩唇呼吸。气管、食

4、管推移训练。一般于术前3-5d开始,用拇指或2-4指持续向非手术侧推移或牵拉气管、食管过中线;开始为每次10-20min,以后逐渐增至30min以上,期间不发生呛咳,严密观察患者面色、呼吸等。肥胖者推移时间应相应延长。2.2 术后护理2.2.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肢体活动术后立即进行心电监护、吸氧,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特别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及强弱。观察有无神经损伤症状,如呛咳、声音嘶哑等。术后6h应及时评价四肢感觉、运动及肛门括约肌功能,如出现较术前减弱时,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2.2.2加强

5、患者呼吸管理3颈椎前路手术中长时间牵拉气管、食道造成水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痰液堆积,气管受压,随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窒息甚至死亡。因此,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护理工作最为关键的一步。我科采取以下措施:①床旁备好中心吸引装置及气管切开包。②氧气吸入,根据血氧饱和度随时调节氧流量。③地塞米松、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各1支加盐水20ml雾化吸入,2次/d,视病情增减次数,雾化完立即轻拍背部,松动痰液,利于咳出。④解除患者顾虑,鼓励有效地咳嗽咳痰,翻身时予以拍背。⑤对体弱患者或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予以吸痰,严格无菌操作,深度到位,动作轻柔,防止气管内膜损

6、伤,造成或加重呼吸道感染。⑥对肥胖、老年人及有打鼾习惯者加强夜间观察,注意有无呼吸暂停等发生。⑦加强饮食指导,术后6h以冷流质为主,逐渐到半流质,减轻咽部水肿及出血,教会患者缓慢吞咽,以防呛咳窒息[2]。本组无1例出现窒息现象。2.2.3伤口护理注意观察切口敷料及引流液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术后切口内常规留置负压引流管24~72h,认真观察引流液的量、色、质并做记录。术后24h内切口引流液量应少于100ml,若引流液过多,色鲜红,切口敷料渗血多,周围局部隆起,颈部增粗,患者自觉呼吸费力,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2.2.4体位

7、护理虽然使用了内固定器材固定植骨块,提高了颈椎的稳固性,但仍不可忽视了术后保持正确体位的重要性[3]。颈部制动,保持头部与身体轴线一致。①平卧时,颈部放一个颈椎枕,侧卧时,将2个颈椎枕重叠在一起,使颈枕的高度与肩同宽。头颈两侧各放置沙袋l只,以固定头颈部,咳嗽、打喷嚏时最好用手轻按颈前部防颈部移动。颈椎枕的制作,用医用消毒大棉垫按长32cm,宽12cm,高5cm规格叠制而成,颈椎枕的高度以被头颈部压缩后比使用者的拳高略低一点为宜。②翻身时保持鼻尖对准胸骨,防止颈部扭曲。③术后2~3d可在颈托固定下坐起直至离床活动;颈托保护4~6周即可去除,做椎

8、体切除者应延长至3个月。④初次下床需有人在旁扶助,变动体位不宜过快,防止头晕摔倒。2.2.5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防止褥疮的发生按时给予翻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