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例误食毒蘑菇中毒护理体会的论文

12例误食毒蘑菇中毒护理体会的论文

ID:10468703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6

12例误食毒蘑菇中毒护理体会的论文_第1页
12例误食毒蘑菇中毒护理体会的论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12例误食毒蘑菇中毒护理体会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2例误食毒蘑菇中毒护理体会的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毒蕈中毒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和护理。方法:对12例毒蕈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实检查、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早期催吐、洗胃、解毒、保肝、血液灌注、血液透析及综合治疗,可减少器官功能衰竭发生,提高抢救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关键词】误食;毒蘑菇;中毒;护理体会毒蕈俗称毒蘑菇,其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蕈碱、类阿托品样毒素、溶血毒素、肝毒素、神经毒素。因每种毒素的毒性和毒理作用各不相同,毒蕈中毒的症状也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各异,重者可危及生

2、命。1资料与方法2009年2月-2010年9月,我院共收治误食毒蕈中毒患者12例,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16例,22~65岁。均为食用了自采的野生蘑菇4-29h后相继发病,所有患者诊断依据充分,论断明确。潜伏期4-29h,平均10.3±7.6h。轻度中毒患者5例,仅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全身乏力、出汗、胸闷。1.2临床症状:中毒患者中主要临床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剧烈恶心、流口水、流泪、出虚汗、精神不安、心血管扩张、心率加快、耳鸣、

3、虚脱、发冷、小便色黄、肝区叩击痛(+)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急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心电图均正常。总胆红素97-128umol/l,a/g1.52-1.84:1,got210-260u,gpt226-285u。1.3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解毒(血液透析排出血液中的毒素)、利尿(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增加尿量促进毒素的排出)、护肝(静脉滴注维生素c、atp、肌酐、肝泰乐)、护胃及保护脑细胞(能量合剂+cyc30mg静脉滴注),氧气吸入2-3l/min,绝对卧床休息,严格记录24h出入量,复查肝肾功能,根据病

4、情变化及时调整医嘱。2护理体会2.1早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血液透析,促进毒物排泄:患者入院后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补充液体,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平衡,促进毒物排出。血液透析用碳酸氢盐法,血泵100ml/min,肝素40mg,超滤0.5kg,补充碳酸氢钠250ml。透析过程中注意观察血压、面色变化,透析前讲解治疗的目的、意义、方法,使患者配合治疗、消除顾虑。透析后观察针刺处肢体末梢血液循环,12h后放松止血带。2.2根据中毒各期的不同表现制定护理计划2.2.1胃肠炎期本组病人5例在院外耽误时间长,未进行积极洗胃,入

5、院后表现在内脏损害期,但胃肠炎症状仍然很重,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对呕吐物、排泄物的颜色、量、性质的观察非常重要。2.2.2内脏损害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告病危,遵医嘱给予护肝、解毒、利尿药,严密观察肝区痛,巩膜黄染、转氨酶升高、出血倾向等。预防肾功能损害,观察尿量变化,及时查肾功能。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给予营养脑细胞药物,预防心衰。经过严密的观察与护理,为病情的诊断及预防性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基础。2.2.3恢复期病情稳定后协助病人逐渐增加活动量,合理饮食,做好卫生宣教。2.3心理护理:患者由于中毒后症状明显,病情危急,

6、大多产生恐惧、悲观、厌世心理,加上部分患者家庭贫困出现悲观情绪,不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开导,语言亲切,动作轻柔。同时给予物质及生活上的帮助,使患者感受到大家的关爱,鼓起战胜疾病的信心。2.4健康宣教:保持口腔和皮肤卫生,协助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和翻身按摩,保持皮肤完整清洁,避免搔抓皮肤。由于患者反复呕吐、腹痛,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饮食,少食多餐。坚持服用护肝药,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加强对有毒蘑菇的宣传,预防同类疾病再次发生。3结论通过积极地治疗与护理,中毒患者得到了有效地救治。毒蘑菇中毒

7、在我国的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时常出现,早期催吐、洗胃、解毒、保肝、血液灌注、血液透析及综合治疗,可减少器官功能衰竭发生,提高抢救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