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年轻体育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学反思-年轻体育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ID:10471805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教学反思-年轻体育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_第1页
教学反思-年轻体育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_第2页
教学反思-年轻体育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学反思-年轻体育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反思:年轻体育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摘要:本文从年轻体育教师成长需要入手,提出教学反思是年轻体育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就教学反思概念、教学反思源于实践及教学反思形式三方面加以分析,年轻体育教师要在经验基础上做到及时有效的教学反思,促进自己成长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主力军。中国9/vie  �P键词:年轻体育教师;教学反思;成长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1005-2410(2017)04-0050-02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发展的公式:“教师发展=经验+反思”,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反思,从而促进自身发展。教学反思是指

2、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1]。年轻体育教师面临新课程更高的要求与挑战,通过教学反思,快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适应新课程的发展,成为新课改的主力军。  一、教学反思源于课堂  对于刚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体育教师来说,如何进行教学反思会显得无从下手,笔者的经验就是真正走入你的课堂,不要只停留在教案中,而是将你的身心全部投入到课堂实践中去。教学反思的思考点就在于课堂中那些令你感到惊喜、存在疑惑和采取某种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显著效果的地方,因此,教学反思要从教学实践的整体感

3、受出发,反思成功点、不足之处,以及产生疑问的地方。  1.从整体上感受一节课,包括教师自身的感受、学生的感受。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是否有效地完成了本节课的目标,重难点的讲解是否得当,组织形式是否适合本节课的内容,并为本节课服务,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学生生理和心理是否得到有效锻炼等;从学生角度出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内容,达到预期目标,并且在练习中生理、心理同时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2.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寻找课堂的亮点,如教学过程中新颖的、比较吸引人的地方,并且通过这种方法或形式,教学目标达成度很高。比如在《体育教学》2014

4、年第4期《水平一:二年级前滚翻教学设计》中,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图片头、手、脚固定的方法,帮助学生快速地进行定位,增加了学生学习乐趣与练习激情,使得学习效果显著,这就是本节课成功的地方。  3.反思不足之处:尽管课前教师对课堂各环节做了很多预设,但实际教学中总会出现不足之处,教师要进行及时反思,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水平一:二年级前滚翻教学设计》中,通过两个秘笈(头、手、脚固定;垫高垫子)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前滚翻的动作方法,但是学生在做动作时会出现团身不紧,不能做到抱膝起的完整动作。笔者课后针对课堂中出现的这种情况,进行反思,如何加强学生团身

5、意识,改进动作,做到抱膝起,并做出如下调整:(1)增加辅助练习:抱膝团身滚动。在课的开始部分,笔者加入抱膝团身滚动练习,让学生体会团身感受。(2)分解示范动作到位:笔者发现只要将示范动作再详细分解,加强学生从蹲撑开始,蹬地、抱膝滚动,蹲撑结束,然后起立,让学生看明白最后抱膝的动作,以及抱膝的时间,强调先能够完成滚动过后的蹲撑,不要急着站起来,这样就有效地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难点了。  同时,在本节课中组织形式上也存在不足之处:在《水平一:二年级前滚翻教学设计》中,队形的调动上,特别是慢跑抢垫子游戏,学生会出现乱跑现象,不成一路纵队;在做前滚翻练习时,出现一个同学还没

6、做完,另一个同学已经在垫子上,有扎堆的现象。教师进行反思,改善这些缺点,做出相应的改动,要求学生一轮抢垫子游戏之后慢走成圆形,再过渡到慢跑;第一个同学做完与下一个同学击掌后该同学才能开始做动作,改进过后教学效果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4.反思有疑惑的地方: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惑、不解和可疑之处。在《水平一:二年级前滚翻教学设计》中,学生学习前滚翻,利用垫子垫高,形成一种坡度,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滚动的速度,便于团身抱膝起。本教学设计中是先练习基本动作,后进行垫高练习,如果将顺序颠倒,又会达到怎么的学习效果呢?有了这样的疑问,就可以带着疑问进行实践,进行比较。先练习

7、后垫高有利于学生体会蹬地动作,先垫高练习,有助于学生完整动作的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和自己的教学设计的具体情况进行择优选择。  二、教学反思的形式  教学反思的形式有很多种,没有规定的格式,常见的有教育随笔、教育案例和教案修改等。  1.教育随笔,教师的随手笔录,利用这种形式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与心得。教师在写教育随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从小处入手”。关注课堂中的“小问题”,注重细节,例如:体育课堂上,天气热时学生都会将衣服堆放在一起,这样不管是在放还是课结束拿衣服时都会浪费时间,有时还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解决方法:教师在场地边摆放好各小组的标志,让学

8、生分组有序地的摆放衣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