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桂成运用理中汤治疗上热下寒证撷萃

夏桂成运用理中汤治疗上热下寒证撷萃

ID:10472213

大小:2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6

夏桂成运用理中汤治疗上热下寒证撷萃_第1页
夏桂成运用理中汤治疗上热下寒证撷萃_第2页
资源描述:

《夏桂成运用理中汤治疗上热下寒证撷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夏桂成运用理中汤治疗上热下寒证撷萃作者:邹奕洁临床上某些慢性妇科疾病病程绵长,久治不愈,加之部分患者素体不足、后天失摄,遂生郁、热、痰、瘀之变,渐致实者不消,虚者愈损,如崩漏久病,带下淋漓,腹痛间作等。由于脏腑病位广及心、肝、脾、肾,病性虚实相兼、寒热错杂,在其妇科主证和全身证候上存在着多重矛盾,以至医家遣方用药时颇感棘手,惟恐犯“虚虚实实”之讳。夏桂成教授医坛耕耘50余载,学验俱丰。笔者幸承教诲,对其辨治妇科寒热错杂,尤其是上热下(中)寒证,颇有所感。一张理中汤经精心化裁,用于复杂之案,异病同治,殊途同归。今试析夏教授辨治此类病证思路,撷萃与

2、同道共学之。      病案举例      例一.崩漏案      池×,女,48岁。1998年5月3日初诊。主诉:月经量多、紊乱,反复发作1年,加重1个月。近1年来出现月经量多,非时而下,一个月前阴道出血,时量多如崩,时点滴不净,始则色紫红有血块,继则色淡无块。无腹痛。烦躁内热,时或烘热汗出,情绪不宁,夜寐不佳,甚至失眠。刻下:出血忽增,多如经量,面浮肢肿,纳谷不馨,神疲乏力,脘腹痞胀,喜热喜按,大便溏泻,苔黄白稍腻,脉细弦数。证属心肝郁火,脾胃虚寒。初予加味归脾汤,浮肿稍减,大便转干,出血减少但仍不止,余症未除。改用丹栀逍遥散,患者出现腹泻

3、,遂自停药。后用理中汤合丹栀逍遥散:炮姜3g,党参10g,炒白术10g,黑山栀10g,丹皮炭10g,苦丁茶10g,鹿含草30g,钩藤15g,紫贝齿10g,茯苓10g,川断10g,陈皮6g。药后出血渐少,转用加味归脾汤、防己黄芪汤等,连续4周期,症情稳定,健康恢复。      按:更年期崩漏证型错杂,全身证候和妇科证候上存在矛盾对立,临床须慎辨阴阳寒热。夏教授认为本病的病机与围绝经期特殊的内在生理病理机转有关:即肾中精气渐衰,天癸将竭,心肾失济,心失肾水上承,君火偏亢;水不涵木,相火妄动,构成此期妇女突出的“上热”;另一方面,肾阳虚衰,火不暖土,

4、脾阳亦有所不足,加之肝郁之后克伐脾胃,故难以传输水湿,固摄经血,形成绝经前后“下寒”的特征,而“上热下寒”的病理特征又进一步成为湿热和血瘀等病理产物产生的基础。      针对患者肾中阴阳失衡、气血失调、冲任不固,夏教授采用温清并用、补泻兼施之法,一方面清疏心肝郁火,直折上热;一方面温运后天,协助中阳以补先天,同时兼顾化湿和祛瘀。本案初予归脾汤方加丹皮、山栀,归脾汤有健脾生血、引血归脾之意,常用于心脾两虚、脾不统血之崩漏,尤以出血后期的止血有效,本证以归脾汤欲止初期量多之血,似力量不足;原方以益气之参、芪为君,忽视了患者脾胃虚寒的存在,须投辛温

5、之品方可祛其寒;另外,仅以丹、栀两味清解心肝郁火,药力嫌轻,故疗效不佳。二诊改用丹栀逍遥散,却因苦寒伤脾,患者难以耐受。终以理中汤小其制,平其寒热。方中丹、栀、苦丁茶苦寒清泻君相之火,炮姜、党参、炒白术、茯苓温中健运,以助统摄之功,化湿之力。“出血时,应审证求因,塞流止血”,故重用鹿含草,化瘀清热以止血,钩藤平肝潜阳,紫贝齿重镇安神,川断补肾固本,陈皮健脾助运。全方共奏燮理阴阳、调畅气血、固本止崩之功。      例二.腹痛案      马××,女,41岁。2002年5月12日入院。主诉:下腹部坠痛1个月。病发于1个月前,劳累后突作双侧下腹坠胀

6、疼痛,伴尿频尿急,外院诊为:“急性尿路感染”,予左氧氟沙星,治疗3天后尿频尿急减轻,仍下腹部坠胀疼痛。于4月20日来我院门诊,诊为“急性盆腔炎”,予头孢他啶、甲硝唑、妇乐冲剂后,疼痛无明显缓解。门诊拟“亚急性盆腔炎”收住入院。下腹部疼痛,白带量多,色黄,腥臭味,口干苦,纳差,夜寐尚安,大便秘结,小溲正常。发病以来,无阴道不规则流血,无发热。末次月经:本月2~7日。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式,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有压痛。附件:右侧增厚,压痛,左侧未及明显异常。      初予盆腔炎1号方加减(红藤、败酱草、蒲公英、丹皮、

7、苍术、白术、三棱、莪术、泽泻、桂枝、苏木、半枝莲、穿山甲、石打穿、玄胡)口服,配合灌肠(红藤、败酱草、蒲公英、乳香、没药、皂角刺),5天后下腹坠胀略减轻,白带仍多,色黄味腥,口干苦,经前乳胀,烦躁,大便溏,舌质紫黯,苔黄腻,脉滑。      夏教授查房时追问病史:曾多次出现经前漏红,平时大便易溏,手足欠温,遂停原方改以附子理中汤加减:黄连3g,制附片9g,淡干姜6g,广木香3g,苍术白术各10g,陈皮6g,茯苓10g,川断10g,党参10g,荆芥6g,蛇舌草15g,焦山楂10g。灌肠方中去红藤、败酱草。2天后下腹坠胀明显减轻,部位较前局限,白带

8、转清,量减少。又予5剂善其后而出院,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患者入院前已用中、西药抗感染间断治疗一个月,入院时诊为亚急性盆腔炎,再投以红藤、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