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临床辨证理论探究探析

中医内科临床辨证理论探究探析

ID:10474908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中医内科临床辨证理论探究探析_第1页
中医内科临床辨证理论探究探析_第2页
中医内科临床辨证理论探究探析_第3页
中医内科临床辨证理论探究探析_第4页
中医内科临床辨证理论探究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临床辨证理论探究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内科临床辨证理论探究探析摘要:中医内科是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近些年来,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中医临床研究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针对当前我国中医内科理论研究现状,对中医内科临床研究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关键词:中医内科辩证理论;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088-01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内科作为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和脊梁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一些医院特别是综合性医院里,中医的临床阵地在缩小,中医药的使用率在不断下降。作为中医临床之首的

2、中医内科,应不断发挥其学术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增加研究投入,开辟中医内科临床辩证理论的研究的新出路。1中医内科辩证理论5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方法来研究并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诊断、症候、病机及辩证规律和对疾病的预防、康复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本身的理论创新较少,中医临床研究应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既要积极引进和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及方法,又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将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中药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揭示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机制,从中发现新的现象,揭示新的规律,为人类防治

3、疾病提供新的思路、理论和方法。当前主要存在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在解释一付有效方剂的时候,大多是先用传统中医理论去阐释它的配伍原理及其整体功效,然后再用实验药理对其进行现代作用机制的分析,最后进行两套理论并用。尽管这让人感受到了一些中医现代化的气息,但是从本质上看,这并没有对中医理论的现代化水平有明显提升。2中医内科临床研究上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中医内科临床研究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以汤剂为主的治疗很难实现双盲、一方到底的单方研究,难以符合辨证论治精神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大内科”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2.1中

4、医的理论创新研究相对较少:中医临床研究要积极引进和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要吸取以往中医药的精华,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既要继承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势更要在新的领域不断创新。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中药研究紧密结合。中医内科临床医学都要不断寻找这门学科新的规律,新的思路。2.25中医试验方法有待改进:直至目前为止,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仍然是医学界所公认的对干预措施有效性评价提供最有力支持强度的研究方法。一个令人信服的研究结论必须出自于严谨设计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安慰剂平行的临床试验。而真正随机(有描述具体随机方法)、盲法使用较少。绝大多数

5、只是书面随机,即提到了采用“随机分组”,但没有介绍具体方法,缺乏可信度。对方法学描述较少甚至缺如,影响试验的可重复性。样本含量少,真正的多中心、大规模、随机对照双盲实验少之又少,使试验结果缺乏说服力。2.3疗效判定标准及诊断标准滞后:在循证医学原则的指导下,采用含有预后转归的疗效评定标准的巨大成就之一,就是在短短的十几年里改变了许多疾病的治疗原则及用药理念。并且相对西医来讲,中医药仍是一个弱势群体,中医药的研究成果要为世人所认同,中医药要走向世界就必须使用国际认同的疾病诊断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但本次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临床观察采用1997年以前制定

6、的中医疾病或中医证的诊断标准,且很多临床研究难以找到实用的疗效判定标准,只能作者自拟标准。因此,有关卫生部门应该尽快组织有关专家修订或另行制定疗效评定标准及诊断标准,为临床实际应用提供需要。2.45临床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当前主要存在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在解释一首有效方剂的时候,大多是先用传统中医理论去阐释它的配伍原理及其整体功效,然后再用实验药理对其进行现代作用机制的分析,最后进行两套理论并用。尽管这让人感受到了一些中医现代化的气息,但是从本质上看,这并没有对中医理论的现代化水平有明显提升。近年来中医药的研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令

7、人鼓舞的成绩。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大部分关于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报道存在理论创新少、试验设计不够严谨、方法学描述少、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落后、样本含量少、阳性率过高、可重复性差等问题。3中医内科科研现状5中医内科的科研工作从各自散在的、单位独立的研究到多中心、大样本、多单位的联合攻关,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如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完成的“青蒿索及其衍生物抗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长春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参加完成的“破血化瘀、泄热醒神、化痰开窍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科研成果,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

8、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等完成的“健脾补肾活血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