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西方与想象西方——《良友》西方形象的重构与呈现论文

图像西方与想象西方——《良友》西方形象的重构与呈现论文

ID:10486497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图像西方与想象西方——《良友》西方形象的重构与呈现论文_第1页
图像西方与想象西方——《良友》西方形象的重构与呈现论文_第2页
图像西方与想象西方——《良友》西方形象的重构与呈现论文_第3页
图像西方与想象西方——《良友》西方形象的重构与呈现论文_第4页
图像西方与想象西方——《良友》西方形象的重构与呈现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图像西方与想象西方——《良友》西方形象的重构与呈现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图像西方与想象西方——《良友》西方形象的重构与呈现论文内容提要《良友》是“摩登西方”的一场视觉盛宴,编辑者以东方人对西方特有的文化想象方式和路径,幻想、切割、呈现了一个所谓的现代性西方,并将这一想象的“西方”作为现代化的指代性符码,以经过精心选择、刻意重组的图像形式建构了《良友》编辑主体群意识中的“他者”形象,并经广为传播,成为远离西方现代都市生活的读者们共同的想象。在这一符码性的转换和价值定位中,《良友》西方图像的取材、编辑者选材的心态、所采取的图像叙事策略和推论手段.freele”的纸条等。尽管有这些种种猎奇图像,但是经由图像传递出来

2、的信息依然与西方现代的摩登时尚,机智幽默和活跃的思维有关。总而言之,图像中的西方,或者说主编们选择过后的西方是一片充满了“声、光、电”魅力的摩登的西方,是充满了活力动感而富足的现代西方“乌托邦”形象。所谓“乌托邦”的形象,根据休谟和萨特的观点,以及后来科利、莫哈的理解,形象是形象想象者对异国形象的一种想象,而非“反映”。“反映”有正读,也有误读,而“想象”的实质并非在于“正读”,更在于想象者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当一个想象者(作品的创作者或读者)对西方现实的感知并非是直接的,而是从生活其间的特殊语境出发,寻找与自身相异的“他者”形象,以异国

3、的先进和现代性来颠覆自身的愚昧落后时,难免会将异国这个“他者”形象进行理想化的放大。“用离心的、符合一个作者(或一个群体)的相异性独特看法”的话语塑造出的异国形象则是“乌托邦”,而“按本社会模式、完全使用本社会话语重塑出的异国形象就是意识形态的”19,前者的想象方法无疑会对异国形象充满热烈的赞扬而后者则充满了批判性。据此说法,将西方形象理想化或批判化是相背而驰的,越是理想化对异国形象就越没有批判性,反之也成立。但是,就《良友》的编辑群体立场来看,事情远非这么简单,其间有赞扬,也有出自于维护自身文化传统的困扰和抨击。伍联德、梁得所、马国亮主

4、编《良友》之前和其间均没有正式留洋的经验。伍联德曾经拒绝父亲要他出国留学的要求,梁得所、马国亮也仅有在美国教会中学就读的短暂经历,看不出在他们早期接受的教育中西方世界的影响力。1927年4月,伍联德出访美国,考察美国的出版业、印刷业和好莱坞,此次美国之行“对《良友》事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20。意义有三:一是为《良友》日后的发展找到了资本;二是结识了许多海外华侨,“搜集了不少影城影星的材料,为当时良友公司出版的电影刊物取得不少专稿”21;三是伍联德出访期间耳闻目睹甚至亲身遭遇到身为华人的种种不快、尴尬,甚至歧视和屈辱。这种遭遇对于他编辑

5、立场的动摇和反思有明显的影响。1929年8月,梁得所前往日本考察时,遭遇也相仿,对于他后来的编辑思想改变也有类似的影响。简而言之,也就是说,当他们作为亲近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处身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通过间接的图像来想象西方世界时,往往容易将西方理想化,从而缺少批评和反醒。而当他们偶有机会直面西方世界时,在感受“声、光、电”的摩登现代和对东方人歧视的目光中,民族主体意识就不自觉地抬头,从而不同程度地改变着他们的编辑立场和视像选择。比如,伍联德和梁得所从海外考察回来后,于1930年4月出版大型画册《中国大观》,1932年组织大型全国摄影旅行

6、团并出版《中华景象》画册,就是这种意识最生动的写照。在他们看来:“欲改变外人之观念,促进国民之努力,首次将国内实情广为宣传。宣传之道,文字之功固大,图画之效尤伟。盖文字艰深,难以索解;图画显明,易于认识故也。”22很显然,编辑们一旦正面遭遇西方,价值倾向就开始位移,由纯粹想象时的崇拜迷恋情结转变成了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怀,“西方”,终于成了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他者”,犹如一个生命的魅影般无法挣脱,也就是说,在编辑们的个人主体意识上,不得不承认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和先进程度,而从民族主体意识性上,又不断地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在西

7、方与中国之间,如何界定自己的文化立场?“我”能够与谁认同?怎样看待“我”与“他者”的关系?所有这一切不仅仅是《良友》编辑们的内在矛盾,而同时也是自1840年以来几代中国人的根本的精神冲突。镜中自我:他者图像背后的主体呈现罗兰·巴特在《摄影札记》中从“被摄影者”和“观看者”的角度讨论了摄影,他指出,摄影的结果会带来一种“反观自身”(toseeoneself)的新的文化行为。这种新行为使得被摄者的“我,变成他者”,在不露声色的转换中离间自我意识的认同,因此,“摄影将主体变成客体”(photographytransformedsubjectin

8、toobject),甚至将主体进一步变成公众注视下的“博物馆陈列品”(museumobject)23。巴特还进一步指出,对于处在摄影机镜头和镁光灯照耀下的被拍摄者而言,潜意识里被诱发出四套有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